寺因逸少曾为宅,峰自秦皇已得名。
不独山南称最古,故应江左号尤清。
路趋绛阙山梁险,奁隐金轮石镜明。
谁信尘埃倦游客,西风还许杖藜行。
寺因逸少曾为宅,峰自秦皇已得名。
不独山南称最古,故应江左号尤清。
路趋绛阙山梁险,奁隐金轮石镜明。
谁信尘埃倦游客,西风还许杖藜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题归宗寺》,他以寺的历史和地理位置为切入点,展现了归宗寺的独特魅力。首句提到寺庙曾是王羲之(逸少)的居所,增加了其历史底蕴;次句追溯了山峰的古老来历,自秦始皇时期便有名气。接下来,诗人强调了归宗寺不仅在山南享有盛誉,而且在江南地区以其清幽著称。
"路趋绛阙山梁险"描绘了通往寺庙的道路崎岖,仿佛通向皇宫般的宏伟,而"奁隐金轮石镜明"则以瑰丽的想象,形容寺内的景致如同藏有金色车轮和明亮石镜般神秘而明亮。最后,诗人表达了即使是一位疲惫的旅人,在西风中也能感受到归宗寺的宁静与吸引,愿意拄杖前行一探究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归宗寺的历史、环境和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古寺的敬仰与向往之情,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美。
豆蔻梢头,鸳鸯帐里,扬州一梦初惊。
忆当时相见,双眼偏明。
南浦绿波,西城杨柳,痛悔多情。
望征鞍不见,况是并州,自古高城。
几多映月凭肩私语,傍花和泪深盟。
争信道、三年虚负,一事无成。
瑶佩空传好好,秦筝闻说琼琼。
此心在了,半边明镜,终遇今生。
小小中庭,深深洞户,谁人笑里相迎。
有三年窥宋,一顾倾城。
舞态方浓,箫声未阕,又黯离情。
怎奈向,赢得多情怀抱,薄倖声名。
良宵记得,醉中携手,画楼月皎风清。
难忘处、凭肩私语,和泪深盟。
假使钗分金股,休论井引银瓶。
但知记取,此心常在,好事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