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复明月,天宇净新霜。
霜中养就白兔,未觉玉容苍。
照影来今往古,圆缺阴晴几度,丹桂俨然芳。
遐想广寒露,谁得一枝香。恍瑶台,飞宝镜,散重光。
嫦娥久饵灵药,点出淡云妆。
闲兴风姨相聚,不似天孙独苦,终日织仙裳。
脉脉望河鼓,萦损几柔肠。
明月复明月,天宇净新霜。
霜中养就白兔,未觉玉容苍。
照影来今往古,圆缺阴晴几度,丹桂俨然芳。
遐想广寒露,谁得一枝香。恍瑶台,飞宝镜,散重光。
嫦娥久饵灵药,点出淡云妆。
闲兴风姨相聚,不似天孙独苦,终日织仙裳。
脉脉望河鼓,萦损几柔肠。
这首元代白朴的《水调歌头·用前韵》是一首咏月词,以月亮为引,融入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情感抒发。诗人通过描绘明月、霜华、白兔、丹桂等意象,营造出清冷而神秘的氛围,将读者带入广寒宫的想象之中。
"明月复明月,天宇净新霜",开篇即以连续的明月形象,展现夜空的洁净与宁静,新霜则增添了秋意的凄美。"霜中养就白兔,未觉玉容苍",借白兔寓言月亮的纯洁,即使岁月流转,月色依旧皎洁。
"照影来今往古,圆缺阴晴几度,丹桂俨然芳",月亮的盈亏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丹桂的芬芳则增添了诗意。诗人感叹月之永恒,引发对人间世事的深思。
"遐想广寒露,谁得一枝香",进一步深化对月宫的向往,暗示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恍瑶台,飞宝镜,散重光",运用瑰丽的想象,描绘月光如宝镜般洒落人间。
"嫦娥久饵灵药,点出淡云妆",提及嫦娥和她的不死药,增添了神秘色彩。"闲兴风姨相聚,不似天孙独苦,终日织仙裳",将嫦娥与织女的境遇对比,表达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最后,"脉脉望河鼓,萦损几柔肠",诗人以深情的目光凝视银河,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无法触及的仙境的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亮为载体,融合神话传说,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理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积雪锢万瓦,云容如死灰。
岂惟梅柳寒,小槽冰春醅。
东风乃多事,仍将六花来。
儿女晓翻饼,呵手把一杯。
菘甲剪翠羽,韭黄㔃金钗。
齿牙幸牢洁,对案心眼开。
华年惜节物,况此霜鬓摧。
如何千日病,三见寅杓回。
旁人不堪忧,我心犹始孩。
衰翁岂知道,痴绝忘形骸。
化儿任恶剧,欢伯有奇怀。
馀寒会退听,一笑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