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鹤山书院次王端毅公韵·其二》
《鹤山书院次王端毅公韵·其二》全文
明 / 张国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看来棹楔穆陵书,已识庚桑献大儒。

忠孝永垂臣子鹄,景行时觉震苏苏。

(0)
鉴赏

此诗《鹤山书院次王端毅公韵(其二)》由明代诗人张国维所作,通过“鹤山书院”这一地点,以及“王端毅公韵”的提示,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以及对忠诚、孝道和高尚道德行为的颂扬。

首句“看来棹楔穆陵书”,描绘了一幅静观历史文献的画面,棹楔是古代书籍中用于固定书页的木楔,穆陵则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或事件,暗示着诗人正在阅读关于忠诚与历史功绩的书籍。这句诗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古人智慧的光芒。

第二句“已识庚桑献大儒”,庚桑献是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这里用以象征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大儒。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这些伟大思想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他们的学说有所领悟和认同。

接下来,“忠孝永垂臣子鹄”,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与孝顺的重要性,将之视为臣子应遵循的最高道德准则。鹄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纯洁与高洁,以此来比喻忠诚与孝顺的品质,强调这些美德的永恒价值。

最后一句“景行时觉震苏苏”,“景行”原指光明大道,这里用来形容高尚道德行为的光辉。诗人通过“时觉震苏苏”表达出这些行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如同雷鸣一般震撼人心,激发人们对高尚道德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回顾、对大儒的敬仰、对忠诚与孝顺的颂扬以及对高尚道德行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和高度推崇,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张国维
朝代:明   字:九一   号:玉笥   籍贯:浙江东阳   生辰:1595—1646

(1595—1646)浙江东阳人,字九一,号玉笥。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劾罢阉党副都御史杨所修等,尝谏帝“求治太锐,综核太严”。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以农民军势盛,请割安庆等府,另设巡抚。后代陈新甲为兵部尚书。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辅,下狱,旋得释。命赴江南练兵输饷。南都陷,请鲁王监国,任兵部尚书,督师江上。还守东阳,兵败投水死。有《吴中水利书》、《张忠敏公遗集》。
猜你喜欢

雪中送青州薛评事

腊景不可犯,从戎难自由。

怜君急王事,走马赴边州。

岳雪明日观,海云冒营丘。

惭无斗酒泻,敢望御重裘。

(0)

杂兴六首·其三

谁高齐公子,泣听雍门琴。

死且何足伤,殊非达人心。

(0)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十三

炎光缺风雅,宗霸拯时伦。

龙德待云雾,令图方再晨。

岁远荒城思,霜华宿草陈。

英威遽如是,徘徊歧路人。

(0)

杨叛儿

桃花初发红,芳草尚抽绿。

南音多有会,偏重叛儿曲。

(0)

梁鞞舞歌.明之君六首·其三

礼缉民用扰。乐谐风自移。舜琴终已绝。

尧衣今复垂。象天则地体无为。

(0)

百一诗·其二十二

山风寒折骨,目面尽生疮。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