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缉民用扰。乐谐风自移。舜琴终已绝。
尧衣今复垂。象天则地体无为。
礼缉民用扰。乐谐风自移。舜琴终已绝。
尧衣今复垂。象天则地体无为。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约的作品,名为《梁鞞舞歌·明之君六首(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代圣王尧舜时代美好风俗的怀念,以及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礼缉民用扰" 一句,表达了作者认为当下的礼仪已经被滥用,成为了扰乱民众的工具。"乐谐风自移" 这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和谐而自然的音乐氛围,似乎是在暗示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美好境界。
"舜琴终已绝" 指的是舜帝时期的琴声已经不再响起,这里舜琴象征着古代圣人的文化艺术。"尧衣今复垂" 则是说尧帝时代的衣饰现在又重新流行,这里的尧衣象征着古代圣明君主的教化。
最后两句"象天则地体无为",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理念的赞美,以及对现实中人为干预和扰乱自然秩序的批评。这一理念与道家思想相呼应,强调顺应自然,不做无谓的作为。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圣王时期与当下的差异,表达了作者对于失落美好传统和现实颓废状态的深切忧虑。同时,也反映出沈约本人对于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