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平芜迥,溪边小径斜。
客行迷野竹,莺语隔林花。
多景每难遇,孤游还自嗟。
佳期竟何许,脉脉向春华。
郭外平芜迥,溪边小径斜。
客行迷野竹,莺语隔林花。
多景每难遇,孤游还自嗟。
佳期竟何许,脉脉向春华。
这首明代薛蕙的《郭外》描绘了一幅郊外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景象。首句“郭外平芜迥”,展现了城郭之外开阔的草地延伸至远方,空间辽阔。次句“溪边小径斜”则细腻地刻画了蜿蜒曲折的小路,引领读者进入自然的深处。
“客行迷野竹”写出行者的迷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知的探索。接下来,“莺语隔林花”通过鸟鸣声与花香的隐约传来,增添了环境的生动与诗意,也寓言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
“多景每难遇,孤游还自嗟”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感慨,感叹美景虽好,但独自一人欣赏,难免生出孤寂之情。最后两句“佳期竟何许,脉脉向春华”以春天的花卉象征美好的时光,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未知的期待和对流逝时光的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黄金可致长生药,祖龙已跨蓬莱鹤。
飞廉传得不死方,茂陵已作白云乡。
古来王乔赤松子,不识于今在何许?
人生有死理固然,虽古圣人不免焉。
神仙之说既无据,绿鬓朱颜安足恃。
花前有酒且高歌,百年欢乐能几何!
大风卷地沙尘昏,十日不得一出门。
眼中俗子浩于海,思欲一见云中君。
云中之君玉为节,廌冠峨峨照晴雪。
振衣惊落琪树花,片片人间作明月。
有时霹雳生风雷,松声晓落青崔嵬。
众芳收雨作春色,瑶草绿遍三蓬莱。
有时笔端吐光怪,干将生花玉龙蜕。
广寒天上闻步虚,万壑千崖起秋籁。
嗟余困学无所成,仙家幸识黄麒麟。
愿从辋川觅诗法,白鸥飞入南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