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诗鸣何太苦,南园鬼语未全收。
澹烟晓月迷三径,破叶疏花老一秋。
东野诗鸣何太苦,南园鬼语未全收。
澹烟晓月迷三径,破叶疏花老一秋。
这首清代诗人王蔚宗的《秋蛩》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色,以东野(可能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为引,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涩感受。"东野诗鸣何太苦"一句,可能是借白居易的辛酸诗篇,表达自己心境的沉郁。"南园鬼语未全收"则营造出一种阴冷氛围,仿佛南园中的秋虫低鸣,如同幽灵的低语,尚未完全消散。
"澹烟晓月迷三径"描绘的是清晨薄雾中,朦胧的月光洒在小径上,增添了神秘与凄迷之感。"破叶疏花老一秋"则是对秋景的直接描绘,落叶稀疏,花朵凋零,显示出秋天的萧瑟和岁月的无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典故的巧妙融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沧桑、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
浓阴堆积,迥野空旷,将回微煦。
还是觉、早梅依旧,清艳枝枝攒晓树。
弄霁影、尽脂凝香蒂,琼削纤葩竞吐。
对几处园林,芳菲消息,都因传去。
取次台榭,等闲院落,偏宜独擅芳步。
长恁恐、寿阳妆面,姑射冰肤成暗妒。
笑杏坞、共桃蹊夸丽,一霎狂风骤雨。
又争似、年年此际,先得东皇为主。
好似雪里精神,曾解恼、游人吟顾。
想当时折赠,端的凭谁付与。荡醉目、恨同云阻。
画角声将暮。想异时成实,和羹止渴,还应得路。
鬓雪今千缕。更休休、痴心呆望,故人明主。
晚学瞿聃无所得,不解飞升灭度。
似晓鼓、冬冬挝五。
散尽朝来汤饼客,且烹鸡、要饭茅容母。
怕回首,太行路。麟台学士微云句。
便樽前、周郎复出,审音无误。
安得春莺雪儿辈,轻拍红牙按舞。
也莫笑、侬家蛮语。
老去山歌尤协律,又何须、手笔如燕许。
援琴操,促筝柱。
象纬祥光动,门弧瑞气盈。
小阳春在序,几望月偏明。
他日三千牍,清时九万程。
名因使粤重,功自满吴成。
伟量溟波阔,奇词锦段呈。
褒扬看唾玉,轻重倚提衡。
松柏真难老,芝兰足后生。
笋班行趣召,金带已先横。
内史言何美,尚书心自清。
祇应南北相,重振旧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