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闲白日静,鸟鸣高枕余。
薜萝引修蔓,绿覆茅檐虚。
砌筠初过雨,窗风时弄书。
已无车马迹,适似田家庐。
于焉何足恋,性自乐幽居。
人闲白日静,鸟鸣高枕余。
薜萝引修蔓,绿覆茅檐虚。
砌筠初过雨,窗风时弄书。
已无车马迹,适似田家庐。
于焉何足恋,性自乐幽居。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日闲暇时光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人闲白日静",诗人以人的宁静心境反衬出春日的寂静,展现了悠闲的生活状态。"鸟鸣高枕余",鸟儿的鸣叫增添了环境的生动,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给静谧的画面带来一丝生动的气息。
"薜萝引修蔓,绿覆茅檐虚",藤蔓攀附在薜荔和萝藦上,绿色覆盖了简陋的茅屋,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宁静的田园景象。"砌筠初过雨",新雨过后,竹子显得更加清新,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窗风时弄书",微风吹动书页,体现了诗人读书的乐趣,也寓含了内心的平静与思考。"已无车马迹,适似田家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远离,更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
最后两句"于焉何足恋,性自乐幽居",诗人表示对于这种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隐居生活已经心满意足,表达了他对幽居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闲居生活的恬淡诗篇,充满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