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水侵门堂跳蛙,偶来常是到昏鸦。
宛如逆旅主人舍,谁访毗耶居士家。
煨芋不嫌牛粪火,供茶就用鹿衔花。
老来脚力全非昔,且可龛中坐结跏。
涨水侵门堂跳蛙,偶来常是到昏鸦。
宛如逆旅主人舍,谁访毗耶居士家。
煨芋不嫌牛粪火,供茶就用鹿衔花。
老来脚力全非昔,且可龛中坐结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山中溪畔的生活情景。开篇“涨水侵门堂跳蛙,偶来常是到昏鸦。”生动地勾勒出山中溪流泛滥、蛙声相伴的自然景象,以及时光的流逝和夜幕的降临。接下来的“宛如逆旅主人舍,谁访毗耶居士家。”则表达了隐者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和对外界来访者的淡漠。
中间两句“煨芋不嫌牛粪火,供茶就用鹿衔花。”展示了隐者在山中简单而自足的生活状态。他们不择手段地利用牛粪作为燃料煮食物,且在品茗时能巧妙地使用鹿衔花(鹿衔草本或其他植物)作为茶具,这些细节反映出隐者对自然的依赖和与之和谐共生的态度。
最后,“老来脚力全非昔,且可龛中坐结跏。”则透露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体力衰退的感慨。尽管年岁已高,行走不便,但依旧能够在山中的洞穴中静坐打坐,这种宁静与自得之境,是诗人对待老年的心态写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活细节,展现了隐者对于自然的亲近感、时间的超脱感以及内心的平和满足。这样的生活状态,在喧嚣尘世之外,显得格外珍贵和令人向往。
石湖老子家蓬丘,一笑俯作人间游。
风度人品第一流,结字亦复无朋俦。
还轸蓬丘俄十秋,恍开此帖揩病眸。
便若执鞭侍琼舟,狂奔渴骥腾惊虬。
断圭折剑纷然投,蜚虹曳霞烂相缪。
人间至宝人贪求,无闾珣琪雍琳璆。
彼此轻重宁其侔,借我肯作一月留。
我痴不减顾虎头,还君孰视仍牢收。
爱护幸免恶客偷,亦幸不污寒具油。
江头数群山,骈踪各峥嵘。
兹山挺秀出,乃以三山名。
三山戟拔立,离合烟云横。
巨麓截水出,石转为微行。
倒影射江北,阴森如未晴。
盘涡触岸去,势若蛟龙争。
狭岸束洪流,突怒起不平。
舟楫复往来,立者胆为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