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数群山,骈踪各峥嵘。
兹山挺秀出,乃以三山名。
三山戟拔立,离合烟云横。
巨麓截水出,石转为微行。
倒影射江北,阴森如未晴。
盘涡触岸去,势若蛟龙争。
狭岸束洪流,突怒起不平。
舟楫复往来,立者胆为惊。
江头数群山,骈踪各峥嵘。
兹山挺秀出,乃以三山名。
三山戟拔立,离合烟云横。
巨麓截水出,石转为微行。
倒影射江北,阴森如未晴。
盘涡触岸去,势若蛟龙争。
狭岸束洪流,突怒起不平。
舟楫复往来,立者胆为惊。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三座山峰的独特风貌,它们并列耸立,各自峥嵘峻峭。其中一座山特别突出,因此得名"三山"。山势如戟直插云霄,时而隐没于烟云之间。山脚下的巨石阻断水流,水流绕石而行,形成微小的溪流。山的倒影映照在江北,显得阴森而深远,仿佛天空未晴。江面的漩涡冲击着岸边,水流奔腾犹如蛟龙争斗。狭窄的江岸约束了汹涌的洪流,激起了层层波涛,令人感到震撼。船只在这样的江流中穿梭,站立的人无不为之胆战心惊。诗人陈造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三山矶的壮丽景色和江水的磅礴气势。
蹇驴清晓破平芜,来访故人村外居。
门掩却寻山背路,堂虚惟阅案头书。
不知车马从何往,借问僮奴归得无。
留待西风日停午,只听松竹响萧疏。
人命如朝露,寿非金石坚。
安得傅六翮,飘飘凌紫烟。
夕梦一道士,羽衣何翩跹。
邀我与之去,同上扶桑巅。
道遇青童君,授以东华篇。
读之三百遍,忽若骨已仙。
道士复谓我,玄诀未可传。
赐我以琼浆,饮之享遐年。
明发寂无睹,孤鹤翔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