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重力田,自信无所疑。
阳城犹畏人,奚比历山时。
南阳终勿出,岂维帝者师。
外瞻内且啬,名实恒相亏。
况我巢居子,只有食与衣。
无衣终岁寒,不食一日饥。
饥寒频叩门,不如苦耕犁。
人生贵微尚,手足匪所私。
吾道无所为,百虑捐耒耛。
此意惭农夫,农夫当胡为。
古者重力田,自信无所疑。
阳城犹畏人,奚比历山时。
南阳终勿出,岂维帝者师。
外瞻内且啬,名实恒相亏。
况我巢居子,只有食与衣。
无衣终岁寒,不食一日饥。
饥寒频叩门,不如苦耕犁。
人生贵微尚,手足匪所私。
吾道无所为,百虑捐耒耛。
此意惭农夫,农夫当胡为。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重视农业与现代对农业的态度,表达了对勤勉耕作的推崇和对社会普遍忽视农业价值的忧虑。
首句“古者重力田”,诗人追溯到古代,强调古人对农业的重视。接着,“自信无所疑”表明古人对农业的信任与依赖,没有丝毫怀疑。随后,“阳城犹畏人,奚比历山时”通过对比阳城和历山时期,暗示了现代社会对农业的疏远和不信任,与古代形成了鲜明对比。
“南阳终勿出,岂维帝者师”进一步强调了古代农民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他们愿意留在土地上,不仅仅是为帝王服务,更是为了国家的繁荣。而“外瞻内且啬,名实恒相亏”则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外在名利的追求导致了内在的节俭精神的丧失,名与实之间存在差距。
“况我巢居子,只有食与衣。无衣终岁寒,不食一日饥”通过描述普通农民的生活状态,强调了农业对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农民们一年四季劳作,只为获得最基本的食物和衣物,体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与重要性。
“饥寒频叩门,不如苦耕犁”指出,面对生活的困难,农民们选择的是更加努力地耕作,而不是寻求其他捷径。这反映了农民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人生贵微尚,手足匪所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看法,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平凡中的高尚,而非物质财富的积累。同时,也提醒人们不应将手足视为私有物,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合作。
“吾道无所为,百虑捐耒耛”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遵循的道路无需过多考虑,因为耕作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此意惭农夫,农夫当胡为”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现象的反思,以及对农夫们辛勤付出的敬佩与同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农夫们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深刻探讨了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以及人们对待农业态度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农业劳动者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雨后烘晴日。凭槛望、万井烟光如织。
击筑声沉,金台砌冷,依然秋色。
檀树影参差、正满目觚棱丹碧。都付与、登高客。
看丛菊郊原,夕阳宫阙,可有柴桑送酒,龙山邀屧。
寂历。风烟似昔。空搔首、古今陈迹。
江天组练,水犀楼橹,何时休息。
碣石馆重开谈天、又见词人集。题遍乌丝斑笔。
群醉向垆头,千载旗亭无恙,点缀河山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