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缘空谷下钧天,音乐元来韵绛筵。
点瑟春风归已晚,邕桐馀爨赏犹先。
经趋颜色三城矅,坐散氤氲万井烟。
晞发不须吟泽畔,沧波閒上钓鱼船。
何缘空谷下钧天,音乐元来韵绛筵。
点瑟春风归已晚,邕桐馀爨赏犹先。
经趋颜色三城矅,坐散氤氲万井烟。
晞发不须吟泽畔,沧波閒上钓鱼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画面。首句“何缘空谷下钧天”,以空谷回音喻音乐之高妙,仿佛从天而降,引人入胜。接着“音乐元来韵绛筵”则将音乐的美妙延伸至宴会之中,暗示音乐不仅在自然中流淌,也融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
“点瑟春风归已晚,邕桐馀爨赏犹先”两句,通过对比春风吹过瑟琴与余音绕梁的场景,展现了音乐的持久魅力。瑟琴虽已归于宁静,但其余音仍在,如同邕桐木的余热,让人回味无穷。
“经趋颜色三城矅,坐散氤氲万井烟”描绘了音乐带来的视觉与氛围效果,仿佛整个城市都被音乐的光芒所照耀,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这不仅是对音乐效果的赞美,也是对音乐能够跨越感官界限,影响人心的深刻洞察。
最后,“晞发不须吟泽畔,沧波闲上钓鱼船”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向往,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宁静与愉悦,无需特意去寻找远方的美景或远离尘嚣,音乐本身就是一片心灵的净土,可以让人在平凡中找到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之美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旋律与节奏,更在于它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连接自然与人类生活,创造出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体验。
贫老嗜讴吟,郁郁长安邸。
风雅岂能当,愁怀聊自弭。
绕径塞蓬蒿,终岁绝行轨。
杰士求知音,访我数千里。
投赠非南金,相慕在兰茝。
翩翩以其邻,圭窦罗英伟。
秋风吹行云,奄忽隔山海。
已觉伤离群,君复戒行李。
名胜恣遨游,我情徒迤逦。
振衣蹑高岑,应悲在泥滓。
旅雁鸣高空,春北秋复南。
岂独避寒暄,江海有遐心。
今君欲远适,感我一何深。
百花竞时荣,芬芳发中林。
游云无滞迹,高飞慕幽岑。
平生抱微尚,五岳思追寻。
困顿不能前,跂睇徒悲吟。
对君写中曲,朱弦张素琴。
霜雪作春寒,凛凛天地阴。
仰首羡冥鸿,俯首悲陆沈。
《送李寿先南游》【清·戴亨】贫老嗜讴吟,郁郁长安邸。风雅岂能当,愁怀聊自弭。绕径塞蓬蒿,终岁绝行轨。杰士求知音,访我数千里。投赠非南金,相慕在兰茝。翩翩以其邻,圭窦罗英伟。秋风吹行云,奄忽隔山海。已觉伤离群,君复戒行李。名胜恣遨游,我情徒迤逦。振衣蹑高岑,应悲在泥滓。旅雁鸣高空,春北秋复南。岂独避寒暄,江海有遐心。今君欲远适,感我一何深。百花竞时荣,芬芳发中林。游云无滞迹,高飞慕幽岑。平生抱微尚,五岳思追寻。困顿不能前,跂睇徒悲吟。对君写中曲,朱弦张素琴。霜雪作春寒,凛凛天地阴。仰首羡冥鸿,俯首悲陆沈。
https://shici.929r.com/shici/7gsm8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