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绝王门后,孤鸣尚有琴。
谅因知者少,留得到而今。
一曲猗兰操,千秋泗水心。
悠然尘虑寂,沧海意何深。
自绝王门后,孤鸣尚有琴。
谅因知者少,留得到而今。
一曲猗兰操,千秋泗水心。
悠然尘虑寂,沧海意何深。
这首诗描绘了古琴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与深远影响。诗人戴亨以“自绝王门后,孤鸣尚有琴”开篇,巧妙地将古琴置于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暗示古琴虽历经沧桑,仍能独立发声,保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接下来,“谅因知者少,留得到而今”,表达了古琴艺术可能因为知音稀少而显得孤独,但正是这种孤独,使得它得以流传至今,成为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曲猗兰操,千秋泗水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引用《猗兰操》这一著名的古琴曲目,象征着古琴艺术跨越千年,依然能够触动人心,传达出深邃的情感和哲理。最后,“悠然尘虑寂,沧海意何深”则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展现了古琴艺术所蕴含的宁静与深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琴艺术的赞美,不仅颂扬了其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艺术、自然与人性深刻理解的追求。
云涛拥开沧海门,鼓鼙万叠鸣江村。
仙翁引我峰顶望,耳目惊骇难穷源。
黄金铸鲸为酒樽,桂浆透彻冰雪盆。
吴歌楚舞屏不用,夹道青玉排云根。
经纶事业重家世,昔闻父子今季昆。
九丹炼就鼎灶温,刀圭足以齐乾坤。
我行欲别湖山去,为我索笔书长言。
照乘不假明月珠,自有光焰生轺轩。
毳冕登车后,薰琴易柱时。
遐方新视听,赤子系安危。
罗网难投足,锥刀渐削肌。
激昂忠论发,络绎奏封驰。
有意同休戚,无心计险夷。
海倾身亦禦,山转力须支。
沸鼎忧鱼烂,沈疴待药治。
正邪双辩起,义利两涂知。
帝德终柔远,天聪善听卑。
丁宁询使指,劳来及坤维。
大法图公共,憸言恶诡随。
弊从经岁积,恩许一朝釐。
治体今殊昔,仁声喜换悲。
方期讲原本,何暇语毫釐。
虎噬犹吾怯,蝇营漫尔为。
阴功符监佑,直道拥祥禧。
行色青云栈,英游白玉迟。
是非都一笑,归旆卷晴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