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太平.题孙无言半瓢居》
《醉太平.题孙无言半瓢居》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醉太平

颜渊一瓢,先生半瓢。傍人笑问团瓢,是吟瓢酒瓢。

巢由饮瓢,先生住瓢。行窝何处非瓢,任肩挑坏瓢。

(0)
鉴赏

这首诗以“半瓢居”为题,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颜渊一瓢,先生半瓢”的开篇,巧妙地将古代圣贤与诗人自身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傍人笑问团瓢,是吟瓢酒瓢”,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旁人的不解和嘲笑,反衬出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和坚持。这里的“吟瓢”和“酒瓢”不仅指物质上的简陋,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丰富和精神的高洁。

“巢由饮瓢,先生住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诗人与古代的隐士巢父、许由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逸文化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住瓢”二字,既是对居住环境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暗示了他虽身处简陋,但心存高远。

“行窝何处非瓢,任肩挑坏瓢”,最后两句以豪迈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无论身在何处,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诗人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将自己视为“瓢”,随遇而安,不为外物所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半瓢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生活态度,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传统隐逸文化的传承。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有所叹二首·其一

林中晏坐老沙门,岂愿临年触垢氛。

正恐先生不得饱,欲令后死与斯文。

近逃台鼎居东洛,闻道衣冠满北军。

须信此涂天一握,人间漫说有孤云。

(0)

登栖禅山

海雨山烟拨不开,眼前遮定望乡台。

如何借得维摩手,断取西南故国来。

(0)

登炼丹山三绝句·其二

神仙已往遗基在,丹井凄清绝点埃。

归去漏残初睡醒,恍疑身到洞天来。

(0)

忆鸂鶒二首·其一

鸂鶒知何许,南园春水多。

稻粱随分有,烟雨想无他。

世上贪毛羽,湖边足网罗。

池塘栖息稳,慎勿厌风波。

(0)

寄高阳宰张即功

方丈仙山客,高阳辩士乡。

圣朝新命吏,茂宰近为郎。

烽火三关戍,尘埃百战场。

幽燕通聘问,蕃汉杂耕桑。

政简人安堵,刑清舍掩棠。

万家鱼蟹贱,十里芰荷香。

置酒时多暇,裁诗夜未央。

水摇天影乱,风送角声长。

骤见秋云白,相思塞草黄。

无忘寄消息,看取雁南翔。

(0)

奇将赴廷试用韵

忆昔先公一束书,起家儋石向来无。

子孙但欲传仓库,婚嫁何曾议郑卢。

孝弟一门贫自乐,科名三世喜相呼。

更须力献平津策,夺取龙头慰老夫。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