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雨山烟拨不开,眼前遮定望乡台。
如何借得维摩手,断取西南故国来。
海雨山烟拨不开,眼前遮定望乡台。
如何借得维摩手,断取西南故国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栖禅山上,面对着海上的风雨和山间的云雾,仿佛眼前的景色将他与家乡隔开,如同被一座无形的“望乡台”所阻挡。诗人以一种深情而又略带无奈的口吻,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海雨山烟拨不开”,形象地描绘了海面上的雨和山间的烟雾交织在一起,难以驱散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外界环境的压抑。这里的“拨不开”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暗喻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与难以排解。
“眼前遮定望乡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处的位置,仿佛他正站在一个特殊的“望乡台”上,眺望着远方的家乡,却被眼前的景物所遮挡,无法直接看到家乡的面貌。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如何借得维摩手,断取西南故国来。”维摩是佛教中的菩萨名,这里借用“维摩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某种超凡的力量,能够跨越现实的限制,直接从西南方向将家乡“断取”过来,即直接带回身边。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强烈渴望,也蕴含了对现实无法实现这一愿望的无奈和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这种愿望的无奈与向往。
道人送客过林扃,先识穿云拄杖声。
内苑深居无一念,东堂久阔尚馀情。
且欣能善将军饭,未怪频翻吏部羹。
小住家风殊不恶,一江明月看潮生。
槎牙诗骨,想生来无分,史闱经幄。
呵护九关多虎豹,谁道去天一握。
奏赋两都,闻韶三月,雁远书难托。
一寒如许,蟾枝莫倚高擢。
空使满壑风烟,半村雪月,孤负梅花约。
渺渺愁予初度也,山冱同云垂幕。
鹤帐何如,牛衣无恙,麦陇占优渥。
不如归去,檐花深夜春酌。
今夕复何夕,翠笼蒲艾香。
明朝做端午,节物追楚乡。
客从何方来,寄我锦云章。
江山渺何许,宛然挹清扬。
忽忆老先生,方上千岁觞。
北园竹万个,想见清簟凉。
安得子列子,御我藓古傍。
剧谈坐抵掌,一吐冰雪肠。
当时写巴曲,本拟书数行。
笔阁不得下,聊与歌慨慷。
乃今亦复尔,歌短意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