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士感此无悦心,穷居聊作穷巷吟。
搏击碎缶弹废琴,凄凄飒飒多愁音,究其端绪终难寻。
云光在目萧以森,川流在耳幽以沈。
挂檐百丈城南岑,照我壁作颓崖深。
昏然置我穷壑阴,中道而况多淫霖。
振冠拂我长鼻镡,激愤而啸乌能禁?
苦无藏粟无积金,彼面惟悴喉惟瘖,过我巷者皆黎黔。
穷士感此无悦心,穷居聊作穷巷吟。
搏击碎缶弹废琴,凄凄飒飒多愁音,究其端绪终难寻。
云光在目萧以森,川流在耳幽以沈。
挂檐百丈城南岑,照我壁作颓崖深。
昏然置我穷壑阴,中道而况多淫霖。
振冠拂我长鼻镡,激愤而啸乌能禁?
苦无藏粟无积金,彼面惟悴喉惟瘖,过我巷者皆黎黔。
这首诗《穷巷吟四章(其四)》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个身处困境之中的士人的情感与境遇。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面对生活的艰难与挑战时的复杂心情。
首句“穷士感此无悦心”,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与心境,身处穷困之中,内心并无喜悦之情。接着,“穷居聊作穷巷吟”一句,表明诗人选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通过吟唱来排遣内心的苦闷。
“搏击碎缶弹废琴”描绘了诗人以破瓦缶为乐器,以废弃的琴弦弹奏,声音凄凉,充满了忧愁的情绪。“凄凄飒飒多愁音”进一步强调了音乐中蕴含的哀伤情感。“究其端绪终难寻”则表达了诗人试图寻找生活意义的努力,但最终却感到迷茫与困惑。
“云光在目萧以森,川流在耳幽以沈”运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阴森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郁。“挂檐百丈城南岑,照我壁作颓崖深”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仿佛被高耸的山崖所压迫。“昏然置我穷壑阴,中道而况多淫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压抑与绝望的感觉,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如同连绵不绝的暴雨,让人难以承受。
最后,“振冠拂我长鼻镡,激愤而啸乌能禁?”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愤怒与不甘,即使振作精神,也无法完全抑制内心的激愤。“苦无藏粟无积金,彼面惟悴喉惟瘖”则揭示了诗人的贫困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与精神上的痛苦。“过我巷者皆黎黔”则以旁观者的视角,暗示了周围人的生活状态,或许与诗人相似,共同处在社会底层的挣扎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情绪、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深刻地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士的生存困境与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和人文关怀。
庐岳东南秀,香花惠远踪。
名齐松岭峻,气比沃州浓。
积岫连何处,幽崖越几重。
双流湓隐隐,九派棹憧憧。
山限东西寺,林交旦暮钟。
半天倾瀑溜,数郡见炉峰。
岩并金绳道,潭分玉像容。
江微匡俗路,日杲晋朝松。
棕径新苞拆,梅篱故叶壅。
岚光生叠砌,霞焰发高墉。
窗籁虚闻狖,庭烟黑过龙。
定僧仙峤起,逋客虎溪逢。
濩落垂杨户,荒凉种杏封。
塔留红舍利,池吐白芙蓉。
画壁披云见,禅衣对鹤缝。
喧经泉滴沥,没履草丰茸。
翠窦欹攀乳,苔桥侧杖筇。
探奇盈梦想,搜峭涤心胸。
冥奥终难尽,登临惜未从。
上方薇蕨满,归去养乖慵。
《寄题庐山二林寺》【唐·无可】庐岳东南秀,香花惠远踪。名齐松岭峻,气比沃州浓。积岫连何处,幽崖越几重。双流湓隐隐,九派棹憧憧。山限东西寺,林交旦暮钟。半天倾瀑溜,数郡见炉峰。岩并金绳道,潭分玉像容。江微匡俗路,日杲晋朝松。棕径新苞拆,梅篱故叶壅。岚光生叠砌,霞焰发高墉。窗籁虚闻狖,庭烟黑过龙。定僧仙峤起,逋客虎溪逢。濩落垂杨户,荒凉种杏封。塔留红舍利,池吐白芙蓉。画壁披云见,禅衣对鹤缝。喧经泉滴沥,没履草丰茸。翠窦欹攀乳,苔桥侧杖筇。探奇盈梦想,搜峭涤心胸。冥奥终难尽,登临惜未从。上方薇蕨满,归去养乖慵。
https://shici.929r.com/shici/Tclpkj.html
路入仙溪气象清,垂鞭树石罅中行。
雾昏不见西陵岸,风急先闻瀑布声。
山下县寮张乐送,海边津吏棹舟迎。
诗家弟子无多少,唯只于余别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