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缆徐牵夜未停,遥天烟霭淡疏星。
居人两岸明灯火,早是轻帆过驿亭。
锦缆徐牵夜未停,遥天烟霭淡疏星。
居人两岸明灯火,早是轻帆过驿亭。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经过丹阳时的宁静与祥和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夜行舟的生动画面。
首句“锦缆徐牵夜未停”,运用了“锦缆”这一富有质感的意象,暗示着船只在夜色中缓缓前行,而“夜未停”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旅途的持续,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不失动感的氛围。
次句“遥天烟霭淡疏星”,通过“遥天”、“烟霭”和“疏星”三个元素,构建了一个辽阔而朦胧的夜空背景。烟霭的轻柔与稀疏的星辰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后两句“居人两岸明灯火,早是轻帆过驿亭”,将视角转向了岸边的人们。灯火在两岸闪烁,不仅照亮了归途,也温暖了旅人的内心。同时,“轻帆过驿亭”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行船的速度与效率,也暗示了旅程的顺利与期待中的目的地即将到达的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布局,展现了夜晚行舟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旅途、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过懒倦宦游,归来且多务。
命驾偶山行,始洽泉石趣。
入涧穷窈窕,陟峰出云雾。
细雨洒春寒,轻风飘日暮。
俄为桑门访,忽值友生顾。
蔬酌供野兴,晤言写情素。
高原恣遐眺,幽径暂閒步。
眷此永日欢,信彼颓龄度。
城市苦氛嚣,谁能舍之去。
泰定至正间,诏徵天下士。
会稽铁崖山,乃有古廉吏。
少登万卷楼,老著七客志。
有客来洞庭,铁龙苍溟戏。
巴蚺噤明珠,斛律展云翅。
焦尾与管筒,哀号未能遇。
古陶皤然姿,折花盛酒器。
独有白玉围,亲识文山字。
佩带不忍遗,一一书名记。
世宝登圜墙,兹以客礼事。
老杨纵笔端,六子瞪目视。
嬉笑语默间,廓落宁顾忌。
在上或在旁,坐立漫无次。
同处一室中,尔我孰非寄。
嗟嗟杨维祯,举动直自异。
或为忠良悲,兼为奸邪刺。
所遇非其人,忽从远方至。
会合讵偶然,何忍相捐弃。
苟能读此书,莫负长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