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定至正间,诏徵天下士。
会稽铁崖山,乃有古廉吏。
少登万卷楼,老著七客志。
有客来洞庭,铁龙苍溟戏。
巴蚺噤明珠,斛律展云翅。
焦尾与管筒,哀号未能遇。
古陶皤然姿,折花盛酒器。
独有白玉围,亲识文山字。
佩带不忍遗,一一书名记。
世宝登圜墙,兹以客礼事。
老杨纵笔端,六子瞪目视。
嬉笑语默间,廓落宁顾忌。
在上或在旁,坐立漫无次。
同处一室中,尔我孰非寄。
嗟嗟杨维祯,举动直自异。
或为忠良悲,兼为奸邪刺。
所遇非其人,忽从远方至。
会合讵偶然,何忍相捐弃。
苟能读此书,莫负长者意。
泰定至正间,诏徵天下士。
会稽铁崖山,乃有古廉吏。
少登万卷楼,老著七客志。
有客来洞庭,铁龙苍溟戏。
巴蚺噤明珠,斛律展云翅。
焦尾与管筒,哀号未能遇。
古陶皤然姿,折花盛酒器。
独有白玉围,亲识文山字。
佩带不忍遗,一一书名记。
世宝登圜墙,兹以客礼事。
老杨纵笔端,六子瞪目视。
嬉笑语默间,廓落宁顾忌。
在上或在旁,坐立漫无次。
同处一室中,尔我孰非寄。
嗟嗟杨维祯,举动直自异。
或为忠良悲,兼为奸邪刺。
所遇非其人,忽从远方至。
会合讵偶然,何忍相捐弃。
苟能读此书,莫负长者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杨维祯与他的七位好友相聚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共同的文学追求。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聚会时的场景,如“铁龙苍溟戏”、“巴蚺噤明珠”等,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了诗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忠诚良善之人的同情,以及对奸邪之徒的讽刺,体现了作者的价值观。
杨维祯作为主角,其“举动直自异”的个性被着重刻画,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更在为人处世上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骨。与他相聚的七位朋友,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才华,他们共同饮酒赋诗,探讨学问,相互激励,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文学团体。
诗中的“古廉吏”、“万卷楼”、“七客志”等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道德的坚守,也暗示了杨维祯及其朋友们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聚会图,更是对友情、文学精神和社会理想的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