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天之东,其处有黄金之宫,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从之,水波雷骇。几望见之,以风为解。
徐福至彼,止王不来。
至今海上人,时见城郭高崔嵬。
鼋鼍喷沫,声如宫商。日月经之,以为光明。
或言有巨鱼,身如十洲长。
几化为龙不可当,一旦失水愁徬徨。
北冥之鲲,有耶无耶。
又言海中之枣大如瓜,枣不实,空开花。
但见鲸鱼出没,凿齿磨牙。
昔时童男女,一去不回家。
东浮大海难复难,不如归去持鱼竿。
大海天之东,其处有黄金之宫,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从之,水波雷骇。几望见之,以风为解。
徐福至彼,止王不来。
至今海上人,时见城郭高崔嵬。
鼋鼍喷沫,声如宫商。日月经之,以为光明。
或言有巨鱼,身如十洲长。
几化为龙不可当,一旦失水愁徬徨。
北冥之鲲,有耶无耶。
又言海中之枣大如瓜,枣不实,空开花。
但见鲸鱼出没,凿齿磨牙。
昔时童男女,一去不回家。
东浮大海难复难,不如归去持鱼竿。
这首诗《海上行》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寓言式的叙述,描绘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开篇“大海天之东”,诗人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大海作为背景,象征着广阔无垠的世界和未知的领域。“其处有黄金之宫,上界帝子居其中”则描绘了一幅理想化的景象,黄金宫殿和帝子居住其中,充满了神秘与尊贵的气息,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欲往从之,水波雷骇。几望见之,以风为解。”表达了通往理想之地的艰难与挑战,水波雷鸣、狂风肆虐,象征着现实中的困难与阻碍。诗人试图接近那片理想之地,却只能以风为解,暗示了追求理想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挫折与无奈。
“徐福至彼,止王不来。”引用徐福东渡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决心,同时也暗含了对理想实现可能性的怀疑。徐福前往海外寻求长生不老药,最终未能成功归来,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复杂情感。
“至今海上人,时见城郭高崔嵬。鼋鼍喷沫,声如宫商。”描述了海上的奇异景象,城郭高耸,鼋鼍喷出泡沫,声音如同音乐,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也隐喻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探索。
“日月经之,以为光明。”日月星辰的光芒照耀着这片海域,赋予了它生命与希望,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宇宙的浩瀚。
“或言有巨鱼,身如十洲长。几化为龙不可当,一旦失水愁徬徨。”通过描述巨大鱼类的形态与命运,诗人探讨了生命的存在状态与变化的可能性,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挑战。
“北冥之鲲,有耶无耶。”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探讨了宇宙间存在的奥秘与不确定性,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又言海中之枣大如瓜,枣不实,空开花。”描述了海中奇异的植物,虽然果实空虚,但依然绽放花朵,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即使在看似不可能的环境中也能展现出生命力。
“但见鲸鱼出没,凿齿磨牙。”鲸鱼的出现与凶猛的牙齿,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的竞争与生存法则。
“昔时童男女,一去不回家。东浮大海难复难,不如归去持鱼竿。”最后,诗人通过讲述童男女东渡大海的故事,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与对回归平静生活的渴望。面对大海的艰难与未知,诗人选择持鱼竿归去,寓意着在面对人生挑战时,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寓言式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蕴含的哲学意味与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使得《海上行》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一纪环墙,数年赤脚,挨他寒冷如囚。
超然一志,决要行功周。
感得神仙下界,向身中、布气如流。
无凝滞,冲和上下,相应好因由。
关西牒发我,远来东土,恣意贪求。
做天来大错,敢受绵裘。
结裹身如圌囤,招谴责、厥疾难瘳。
还团袄,潇潇洒洒,褴褛显真修。
风雪锢迁客,闭户紧蒙头。
一声门外剥啄,客有从予游。
直自离骚国里,行到林闾屋畔,万里入双眸。
世态随炎去,此意澹于秋。
感毕逋,怀秸鞠,咏夫不,寻师学道虽乐,吾母有离忧。
岁晚巫云峡雨,春日楚烟湘月,诗思满归舟。
来日重过我,应记火西流。
记幡然、持节下青云,巴月几成弦。
待竹枝歌彻,讼棠匝地,扉草连天。
却寻当年旧梦,来使蜀东川。
人物寥寥甚,禁许回旋。
愧我推挤不去,尚新官对旧,后任如前。
与故人饮酒,月露写明蠲。
叹书生、康时无计,谩忧思、时堕酒痕边。
且只愿、早休兵甲,长见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