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议纠合两淮复兴·其二》
《议纠合两淮复兴·其二》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扬州兵了约庐州,某向瓜洲某鹭洲。

直下南徐侯自管,皇亲刺史统千舟。

(0)
翻译
扬州的军队已经约定前往庐州,我则在瓜洲和鹭洲之间
直接南下直到南徐,那里的侯爷自己管理,皇亲担任刺史统领众多船只
注释
扬州:地名,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
庐州:古地名,今安徽合肥一带。
瓜洲:地名,在江苏扬州附近,与对岸的瓜步山相对。
鹭洲:地名,可能是指江中的沙洲。
南徐:古地名,今江苏镇江一带。
侯:古代官职,这里指地位较高的官员。
皇亲:皇帝的亲戚。
刺史:古代官职,负责一州的军事和行政事务。
统:统领,管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恢复图景。开篇“扬州兵了约庐州,某向瓜洲某鹭洲”两句,通过军队在不同地方的集结,展现出战后重建的紧迫感和一定的秩序。"某"字的使用给人一种模糊的距离感,可能是因为诗人不愿过多揭示具体细节,或是想表达一种战争带来的普遍性。

而“直下南徐侯自管”一句,则透露出权力的转移和重新分配。"南徐"是古地名,即今江苏省南部,"侯"可能指的是地方军事官员或贵族,而"自管"则意味着战乱之后的地方控制权的恢复。

最后“皇亲刺史统千舟”一句,更显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皇亲"表明与皇室有血缘关系的人物,通常拥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刺史"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官职,负责一州之事;而"统千舟"则形象地展示了这位官员掌握着大量的水上军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战后恢复情况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于秩序重建和社会稳定的关注。同时,也不难感受到诗人对于战争影响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局势可能发展的担忧。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寄韩判院南涧常伯之子

每思南涧一凄然,不见风骚二十年。

子厚犹能记先友,审言且喜有家传。

蜩螗声乱无遗响,山水人亡有绝弦。

海内可能无法眼,直须参取祖师禅。

(0)

和陆郎中

午庭风雨撼高槐,一洗城头十丈埃。

老子坐间寻句去,故人门外寄诗来。

劲锋久服穿杨妙,钝思深惭击钵催。

请佩左符君未可,要听吟思发春雷。

(0)

和丁使君惠赠·其二

杜老才高笔有神,却誇庾信句清新。

方惭丑女依西子,更觉常星望北辰。

眼底向来无作者,世间此去有诗人。

交情何似吟情好,托契犹堪慰老身。

(0)

和丁大卿韵

久回俗驾向山中,无复诗骚见古风。

方喜故人千里至,更容清夜一尊同。

宾筵谈笑知无敌,笔力追陪愧未工。

自古诗人难并世,归期那敢话匆匆。

(0)

极目亭有怀韩常伯

先生种柳已成围,柳外孤亭但夕晖。

如觉隐侯前日去,不知丁令几时归。

云帆夜夜沙头落,风叶年年城上飞。

吊古登临仰词伯,苦吟精思入幽微。

(0)

禁中闻杜鹃

飞叫入仙城,千门夜未扃。

那知清禁里,却有野人听。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