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韩判院南涧常伯之子》
《寄韩判院南涧常伯之子》全文
宋 / 姜特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每思南涧一凄然,不见风骚二十年。

子厚犹能记先友,审言且喜有家传。

蜩螗声乱无遗响,山水人亡有绝弦。

海内可能无法眼,直须参取祖师禅。

(0)
翻译
每当想起南涧往事,心中不禁感到凄凉,已经二十年没有再见到那样的风流人物。
柳宗元还能记得已故的朋友,刘禹锡更欣喜家中还有他们的诗文传世。
蝉鸣嘈杂的声音如今不再回荡,只有山水间还留存着他们的诗篇,仿佛有人已逝去,只剩断弦之音。
在这广阔的世界里,或许再也找不到像他们那样的才子,只须深入研究他们的精神,参悟祖师们的禅意。
注释
南涧:指代某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与诗人有特殊情感联系的地方。
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精华,这里泛指才情出众的人物。
子厚:柳宗元的字,唐代文学家。
审言:刘禹锡的字,唐代诗人。
蜩螗:蝉的一种,古人常以蝉鸣象征哀婉。
绝弦:断弦,比喻人的离世或艺术的中断。
法眼:佛教用语,指具有慧眼,能识破事物本质的人。
祖师禅:指佛教中祖师辈留传下来的禅学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寄给韩判院南涧常伯之子的作品,表达了对故友韩南涧的怀念以及对后辈传承的欣慰。首句“每思南涧一凄然”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每当想起他,心中不禁感到悲凉。第二句“不见风骚二十年”暗示了韩南涧已经离开人世二十年,诗人感叹时光荏苒,风华不再。

接着,“子厚犹能记先友”赞扬了韩南涧的儿子能够记住先父的友情,显示出家族的传承精神。“审言且喜有家传”中的“审言”可能是韩南涧的字或号,诗人为他的后代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而感到欣喜。

“蜩螗声乱无遗响”运用蝉鸣的意象,寓言友人已逝,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思。“山水人亡有绝弦”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离世,如同琴弦断裂,再也无法弹奏出昔日的和谐音符。

最后两句“海内可能无法眼,直须参取祖师禅”以佛法比喻人生的无常和世间法的虚幻,暗示即使在茫茫人海中,也无法找到像韩南涧那样的知己,只能通过参悟佛理来寻求内心的安慰和超越。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姜特立
朝代:宋   字:邦杰   籍贯:浙江丽水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猜你喜欢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二十五

莫论圆峤,休说方壶。何如鲁馆,即是仙都。

(0)

短歌行

日月何忙忙,出没住不得。

使我勇壮心,少年如顷刻。

人生石火光,通时少于塞。

四季倏往来,寒暑变为贼。

偷人面上花,夺人头上黑。

(0)

送别诗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0)

下方山诗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瀰瀰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0)

百年歌十首·其八

八十时。明已损目聪去耳。前言往行不复纪。

辞官致禄归桑梓。安车驷马入旧里。

乐事告终忧事始。

(0)

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