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轺闻已出西秦,参省南来宠命新。
紫绶金章劳使者,碧苕苍弁待词臣。
燕中并马多经月,淮上烹鱼六度春。
目送楚云过浙水,不知登览共何人。
星轺闻已出西秦,参省南来宠命新。
紫绶金章劳使者,碧苕苍弁待词臣。
燕中并马多经月,淮上烹鱼六度春。
目送楚云过浙水,不知登览共何人。
这首诗描绘了曾某从西秦赴任浙江大参及分守湖州的旅程与心境。首联“星轺闻已出西秦,参省南来宠命新”点明了人物的动向与身份,通过“星轺”这一古代官车的代称,形象地展现了曾某南下赴任的情景,同时“宠命新”则暗示了他受到的特殊恩遇。颔联“紫绶金章劳使者,碧苕苍弁待词臣”进一步描绘了迎接场景,紫绶金章代表了高官的身份,碧苕苍弁则是文官的象征,通过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政治氛围与文化气息融合在一起。
颈联“燕中并马多经月,淮上烹鱼六度春”则通过具体的行动与时间跨度,展现了曾某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和对时间的感知。燕中与淮上分别指代不同的地点,通过“并马”与“烹鱼”的细节,既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也蕴含了对地方风土人情的体察。尾联“目送楚云过浙水,不知登览共何人”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同行者的思念,通过“楚云”与“浙水”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悠远而略带孤独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对未知旅程的憧憬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官员赴任的壮丽景象,还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感与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是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一篇佳作。
一春不是不寻春。
终是不忺人。
好怀渐向中年减,对歌钟、浑没心情。
短帽怕黏飞絮,轻衫压扑游尘。
暖香十里软莺声。
小舫绿杨阴。
梦随蝴蝶飘零後,尚依依、花月关心。
惆怅一株梨雪,明年甚处清明。
松风掩昼隐深清。
流水自泠泠。
一从柯烂归来后,爱弦声、不爱枰声。
颇笑山中散木,翻怜爨下劳薪。
透云远响正丁丁。
孤凤划然鸣。
疑行岭上千秋雪,语高寒、相应何人。
回首更无寻处,一江风雨潮生。
流水人家,乍过了斜阳,一片苍树。
怕听秋声,却是旧愁来处。
因甚尚客殊乡,自笑我、被谁留住。
问种桃、莫是前度。
不拟桃花轻误。
少年未识相思苦。
最难禁、此时情绪。
行云暗与风流散,方信别泪如雨。
何况夜鹤帐空,怎奈向、如今归去。
更可怜,闲里白了头,还知否。
看方壶拥翠,太极垂光,积雪初晴。
阊阖开黄道,正绿章封事,飞上层青。
古台半压琪树,引袖拂寒星。
见玉冷闲坡,金明邃宇,人往深清。
幽寻。
自来去,对华表千年,天籁无声。
别有长生路,看花开花落,何处无春。
露台深锁丹气,隔水唤青禽。
尚记得归时,鹤衣散影都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