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首句“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表明诗人在庭院中漫步,随着孩子们玩耍到了池塘边,找到可以依靠的栏杆。这里已经通过动作描写和景物描绘,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接着,“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两句,交替使用光线与温度变化来表达自然界的氛围。久晴之后,雨过天青,彩虹在东边显现,但已是断断续续,意味着美好景象即将消逝。而“小满北风寒”则是指农历的小满时节,北风依旧带有凉意,这里的“小满”可能暗示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转。
第三句“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细腻地描绘了池塘中的荷花和庭院中竹子的景象。荷花在水面上三叠开放,而竹子则沿着墙根挺立。这两者的并置,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观察,更增添了一种静谧与层次感。
最后,“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则是诗人的情感抒发。乍晴,即偶尔的晴朗天气,诗人在这样的天气中寻找乐趣,但这种乐趣似乎并不来自外界,而是与内心的情绪息息相关。云际远山的描写,则让人联想到一种超脱和远望,仿佛诗人通过观赏自然景致,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