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忆将吾友,穿云过瀑西。
有碑皆读彻,无处不相携。
柽桂株株湿,猿猱个个啼。
等闲成远别,窗月又如圭。
常忆将吾友,穿云过瀑西。
有碑皆读彻,无处不相携。
柽桂株株湿,猿猱个个啼。
等闲成远别,窗月又如圭。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常忆将吾友,穿云过瀑西"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持续思念,他们像云中之鹤,一起穿越天边的瀑布,向着遥远的西方前行。
"有碑皆读彻,无处不相携"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便是在有文字记载的石碑旁,他们的友情也如影随形,难以分离。
接下来的"柽桂株株湿,猿猱个个啼"通过对植物和动物的生动描绘,展示了诗人所处之环境的湿润和生命力。柽树(一种香气扑鼻的小乔木)在细雨中显得更加鲜活,而猿猱(古称长臂猿)的啼叫声,增加了一种野性与神秘。
"等闲成远别,窗月又如圭"则是诗人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就像平淡的日子悄然间变成了遥远的离别,而那圆润如砖的窗外明月,又提醒着诗人心中的思念之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友情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日出狮峰顶,鹊鸣庭树枝。
慈母出门望,儿从天上归。
一别十三年,母子隔远道。
不忧岁月深,但恐母年老。
儿仕大鸿胪,母在高堂居。
有禄不得养,问安徒寄书。
儿今乞归省,诏许还乡井。
暂经洪都门,遥指白云岭。
一笑偶相逢,论诗铁柱宫。
相逢即相别,挂席趁回风。
回风吹五两,南浦春波长。
就船买鲤鱼,沿月棹歌响。
登堂进流霞,更栽萱草花。
百岁母身健,愿儿长在家。
我昔梦五老,翱翔绿云中。
濯足银汉水,上与天门通。
仙人坐中峰,手持玉芙蓉。
邀我吹鸾笙,相期入空濛。
清猿夜啼月,梦回迥寥绝。
遥遥紫霞想,忽若千年别。
昔向梦中见,今从堂上看。
林峦如夙契,烟翠生高寒。
天风飒然来,颇觉衣裳单。
恍如陶弘景,置我长松间。
此境何时游,我梦难再续。
怅望九叠屏,白云满空谷。
修短归大化,孰能究斯理。
嗟哉我良人,盛年委流水。
镜缺无复完,璧玼终致毁。
既乖偕老愿,讵忍不即死。
素帷暗空闺,青灯照孤寐。
欲鞠膝下儿,免作若敖鬼。
儿身幸已成,叨恩宰百里。
谅彼九京人,瞑目黄泉里。
共姜秉高节,柏舟以自矢。
陆母何独贤,千载蹈贞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