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卜得彭城乐丘漫赋用鲁南韵》
《卜得彭城乐丘漫赋用鲁南韵》全文
明 / 顾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买山初费卖文钱,预卜新丘古涧前。

旧日高人招隐地,此生逆旅待终年。

烟霞寄傲深成癖,去住忘情澹入禅。

白发光阴知几许,紫泉丹壑且夤缘。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卜得彭城乐丘漫赋用鲁南韵》描绘了诗人购置山地后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首句“买山初费卖文钱”展现了诗人用文墨换得山居生活的决心与经济上的付出。接下来,“预卜新丘古涧前”表达了对新居环境的选择,既有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也寓含着对未来的规划。

“旧日高人招隐地”暗示了这个地方曾是隐士栖息之地,诗人借此寄托自己的高雅志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生逆旅待终年”则流露出人生如旅的感慨,诗人将此视为一生的归宿,准备在此度过余生。

“烟霞寄傲深成癖”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和超脱世俗的追求,他沉醉于烟霞之中,以傲骨自持,形成了一种深深的习惯。“去住忘情澹入禅”表达出诗人淡泊名利,心境如禅,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最后两句“白发光阴知几许,紫泉丹壑且夤缘”,诗人感叹时光匆匆,不知还能享受这样的山居生活多久,但决定暂且顺应时势,在这紫泉丹壑间继续他的隐居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顾璘

顾璘
朝代:明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猜你喜欢

赠宁波郑太守威

翩翩贤使君,五马仍朱轮。

试问何所之,甬东东海滨。

名郡是宁波,波宁时亦和。

圣人坐明堂,民物无札瘥。

君莫问我言,郡有四明山。

四明如我心,四聪斯豁然。

学山以为明,学海以为平。

平政明照物,颍川凤凰鸣。

(0)

武溪吟

武溪溪水深,欲往隔云浔。

美人在何许,风采空遗音。

忧思满南北,托之被弦琴。

惟有江门石,可以写我心。

(0)

寿宝安任君砚斋先生华诞诗

我怀铁江,宝安之阳,隔水汤汤。

有美一人,水中之央。水中之奇,中气粹之。

何彼德星,生宁馨儿。其馨维谁,柱也之材。

黄堂之祯,邦家之维。亦治九华,寿祝无涯。

维以大耋,维德之遐。维神斯听,竹实是徵。

颍川之治,凤凰来鸣。遐以寿昌,遐以显扬。

寿斯永斯,君子之光。

(0)

西征凯旋雅

皇天眷德,全畀所覆。至于海隅,薄广左右。

惟兹两广,实惟荒遐。顽氓聚啸,互相爪牙。

屡廑南顾,屡简重臣。顺抚逆戮,均之圣仁。

韩公用武,以严厥始。朱公用文,克和厥中。

文武并济,将在今公。既和而玩,治久而隳。

习为姑息,如病痿痹。天子神圣,天子曰嘻。

顾兹不振,畴克振之。惟尔萧卿,懋兹六德。

仁信智勇,文武是克。惟兹六德,乃懋厥功。

率时六馆,奏尔鼎镛。公拜稽首,对扬天休。

臣罔于家,聿来胥谋。惟时桂林,爰始兴事。

贼方跳梁,将骄卒敝。公始下车,不遑煖席。

亲秉旄钺,勇气有激。智以先之,仁以结之。

信以成之,我军张威。六月于征,载穷其巢。

俘获十千,凯旋告劳。广人有言,昔若奄奄。

中丞是作,顽懦有廉。广人有言,昔尚萎靡。

萧公来严,士皆作气。文武严和,成自公今。

侯谁记之,守臣周任。周侯记之,太史文之。

以奏成功,以告鼎彝。

(0)

貂裘换酒·其一彭县赠向君南皋,名步瀛,戊戌进士,官至贵州劝业道

斗室书生起。近识得、风流地主,满门桃李。

丛菊傲霜余秋色,架上纷罗文史。

南面王、何以易此。

不速客来招入幕,更殷勤、联袂携游屐。

古兰若,且随喜。

峥嵘宝塔凌霄起,问何年、龙飞破壁,一隅倾地。

煮茗山僧留共话,宝相庄严绝世。

半日中、消除暇晷。

莫负故人鸡黍约,又天彭酒熟为君醉。

游山兴,自今始。

(0)

望湘人.闻沈琛笙「重修龙溪县志」,作此志慰

信文章有价、名士无虚,傲樵尚未归去!

史席重临,芗江再至,安砚依然龙署。

徐孺文雄、胡瑗学粹、陈遵才裕。

记曩日冷宦初来,著意朝萦夕虑。

搜罗新朝掌故,奈饥伧谣诼,佥壬含妒!

负白石菽庄,牝掷千金挹注。

斯文未丧、旧人尚在,伫看鸾翔凤翥。

笑蹠犬高吠,神尧知否?自承谬误!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