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换巢鸾凤.春感》
《换巢鸾凤.春感》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换巢鸾凤

月暖丝柔。正花枝,鸟语钩辀。

斜桥云似粉,合涧水如油。临风却忆少年游。

閒踪迹、遍旗亭酒楼。如今也,只浅淡、眉痕相斗。

知否。人感旧。满砌蘼芜,糁绿窗清昼。

记得年时,暗曾经处,深巷红栏弱柳。

飘尽杨花雨偏肥,摘来梅子春先瘦。

怅风光,更消人、几遍回首。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色与情感,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回忆的韵味。

词的开头“月暖丝柔”,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氛围,仿佛春天的月光洒在柔软的丝线上,给人以舒适的感受。接着,“正花枝,鸟语钩辀”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花朵盛开,鸟儿欢快地鸣叫,充满活力与生机。

“斜桥云似粉,合涧水如油”则通过比喻手法,将斜桥上的云彩比作细腻的粉末,涧水则如同油脂般滑润,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自然之美。

“临风却忆少年游。闲踪迹、遍旗亭酒楼”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回忆着年轻时的游历与欢乐,而现在只能在心中回味。

“如今也,只浅淡、眉痕相斗”则转为对现实的感慨,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相比,或许少了些激情与活力,但内心的情感依旧细腻且深刻。

“知否。人感旧。满砌蘼芜,糁绿窗清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怀旧的情绪,满地的蘼芜草,绿窗映照着清亮的白昼,这一切都让人不禁想起过去的岁月。

“记得年时,暗曾经处,深巷红栏弱柳”则是对过去某个特定地点的回忆,那条深巷、红栏杆、弱柳,都是记忆中的美好片段。

“飘尽杨花雨偏肥,摘来梅子春先瘦”运用对比手法,杨花随风飘散,春雨却显得更加丰盈;梅子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成熟,展现出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最后,“怅风光,更消人、几遍回首”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每一次回首都让人心生惆怅。

整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青春岁月的怀念,情感丰富,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自中宿上韶阳道中有作·其二

二禺离合似罗浮,三峡荣回到郁洲。

螺女望夫山石老,秭鹃思妇野云愁。

何心帝子偏长往,有恨王孙定久留。

最是南朝馀古木,萧条落叶易高秋。

(0)

望端州郡楼有赋

郡治楼同五凤楼,当年玉辇此南游。

无情太华空成冢,有恨金沙不覆舟。

天上龙髯那可拾,日中乌羽讵多留。

遗臣忍死存沟壑,泪洒风烟一片秋。

(0)

和李生与客上庐山之作

三叠泉门是玉川,开当大月翠微边。

老人五作奇峰立,居士双从醉石眠。

污地松黄香满帚,穿苔竹笋小成鞭。

楼窗面面吞彭蠡,啸落天风万壑传。

(0)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二十七

九成台缥缈,知是有虞宫。

二女明霞外,重瞳丽日中。

珠丘梧野北,玉辇曲江东。

彷佛箫韶在,音含阊阖风。

(0)

乙丑岁除作·其二

又见蘼芜草,春芽出土膏。

岁华愁里失,人事梦中劳。

雪以乾风小,泉因细雨高。

年年此除夕,努力是醇醪。

(0)

游简寂观

苍松馀几树,种自陆尊师。

暮雨引龙啸,春风吹兔丝。

丹书云窦秘,仙驭鹤笙随。

一片东林月,长歌空尔思。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