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馀几树,种自陆尊师。
暮雨引龙啸,春风吹兔丝。
丹书云窦秘,仙驭鹤笙随。
一片东林月,长歌空尔思。
苍松馀几树,种自陆尊师。
暮雨引龙啸,春风吹兔丝。
丹书云窦秘,仙驭鹤笙随。
一片东林月,长歌空尔思。
这首诗描绘了简寂观内苍松与自然景致的和谐共存,以及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家氛围。首句“苍松馀几树”,以寥寥数语勾勒出简寂观内仅存的几株苍松,暗示着此处的静谧与古朴。接着,“种自陆尊师”一句,既点明了这些松树的来历,又暗含了对古代高人陆尊师的敬仰之情。
“暮雨引龙啸,春风吹兔丝”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观内的神秘与宁静。傍晚的细雨中传来龙的低吟,春天的微风轻拂着兔丝,这样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简寂观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丹书云窦秘,仙驭鹤笙随”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仙家氛围。丹书,象征着道家的修炼之术;云窦,指洞穴或山洞,这里隐喻着隐秘的修行之地;仙驭,即仙人的驾乘;鹤笙,则是仙鹤吹奏的乐器。这一联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简寂观内隐藏着深邃的道家智慧和仙家的踪迹。
最后,“一片东林月,长歌空尔思”以月光洒在东林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诗人在这里似乎在长歌中寄托了对简寂观及其中所蕴含的超然境界的深深思考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道家精神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简寂观内外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超凡脱俗氛围的巧妙营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与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五湖大浪如银山,问君西游何当还。
以手抚膺坐长叹,空手无金行路难。
丈夫意有在,吾徒且加餐。
屏风九叠云锦张,千峰如连环。
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可望不可攀。
飞空结楼台,动影袅窕冲融间。
沛然乘天游,下看尘世悲人寰。
泊舟浔阳郭,去去翔寥廓。
君今幸未成老翁,衰老不复如今乐。
赤车使者锦帐郎,从客珂马留闲坊。
紫芝眉宇倾一坐,笑语但闻鸡舌香。
药名劝酒诗实好,陟釐为我书数行。
真珠的皪鸣槽床,金罂琥珀正可尝。
史君子细看流光,莫惜觅醉衣淋浪。
独醒至死诚可伤,欢华易尽悲酸早,人间没药能医老。
寄言歌管众少年,趁取乌头未白前。
刀笔漫无营,图书纷不御。
平生携手人,邂逅赏心处。
名卿邵朱邑,肤使超严助。
都官富篇章,博士熟经据。
岂特好微言,又多知大虑。
从容故天幸,倜傥尽人誉。
千艘来交荆,万舸去扬豫。
良无此嘉客,式饮吾所庶。
虎豹不食子,鸱枭不乘雄。
人恶甚鸟兽,吾能与成功。
爱有以计留,去有势不容。
吾谋适合意,几亦齿奸锋。
时恩沦九泉,褒取异代忠。
堂堂社稷臣,近世孰如公。
空使苗裔孙,称扬得诗翁。
一读亦使我,慨然想馀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