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舣舟泊头镇风雨中乘小舟行十馀里遵陆游罗浮山宝积延祥寺》
《舣舟泊头镇风雨中乘小舟行十馀里遵陆游罗浮山宝积延祥寺》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神山失凭依,漂泊西南州。

连峰蟠秀气,作镇苍溟陬。

世传朱明洞,深秘未易求。

夜半见赤日,光若金鳌浮。

我来夏正中,川涨通行舟。

弭棹泊头渚,遂作罗浮游。

山灵悯病暑,风雨为变秋。

云开远岫出,黛色散不收。

篮舆陟翠微,颇得精庐幽。

雅志惬丘壑,斯行岂人谋。

愧烦五色雀,顾我鸣啁啾。

寓目天水永,微茫见瀛洲。

中原正云扰,盗贼屯蜂蟊。

而我卧云海,归途亦淹留。

逝将憩真境,秘诀追前修。

稚川不可见,得见野人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纲在夏季前往罗浮山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诗中以“神山失凭依,漂泊西南州”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山川的壮丽与飘渺,仿佛神山失去了依托,漂泊在西南的州县之间。接着,“连峰蟠秀气,作镇苍溟陬”,展现了群山环绕,秀气汇聚,成为海洋边界的守护者。

“世传朱明洞,深秘未易求”则引出了对传说中神秘洞穴的向往,暗示了探索未知的渴望。接下来,“夜半见赤日,光若金鳌浮”,描述了夜晚奇观,赤日如金色巨鳌浮于水面,景象瑰丽而神秘。

诗人乘舟前往,途经头渚,决定探访罗浮山。“弭棹泊头渚,遂作罗浮游”,生动地描绘了停船登岸,开始登山之旅的情景。山中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山灵悯病暑,风雨为变秋”,山神怜悯炎夏,于是降下清凉之雨,让秋意提前降临。

“云开远岫出,黛色散不收”,云雾散去,远处的山峦显现,黛色的山峰绵延不绝。诗人乘坐篮舆,攀登翠微,发现寺庙的幽静之美,“颇得精庐幽”。他内心的雅致志趣得到了满足,这次旅行并非偶然,而是出于内心的追求。

“雅志惬丘壑,斯行岂人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深喜爱,以及这次旅行对他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最后,“愧烦五色雀,顾我鸣啁啾”,诗人以五色雀的鸣叫自嘲,暗示自己虽身处美景之中,却仍感不足,渴望更深层次的体验。

“寓目天水永,微茫见瀛洲”,诗人放眼望去,天水相连,仿佛能看到遥远的仙境。然而,现实中的中原正遭受战乱,盗贼四起,而他却独自一人,沉浸在云海之中,归途也充满了停留。

“逝将憩真境,秘诀追前修”,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可能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追寻前人的智慧和修行之道。尽管无法见到传说中的道士稚川,但能遇见山间的野人,也是难得的缘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山中即事

读易才通遁五爻,兴来观物出林坳。

断槎过雨蒸成菌,矮屋依藤合作巢。

十里水云无路入,半空钟磬有人敲。

旧游回首天壤甚,不用驰书报绝交。

(0)

呈泽萌和尚·其二

偶来原不为登临,借得閒房慰夙心。

云水随缘无去住,烟霞投分有高深。

林閒度岁如增劫,梦里还家当陆沉。

珍重海螺吹一曲,孤峰翘首待知音。

(0)

挽萧明经邻翼·其三

空中野马路旁尘,去住无端自主宾。

扪馆便为乘驿客,过桥还是隔溪人。

多生未了三生愿,万事惟馀一事真。

君已盖棺予亦老,相期牢记续前因。

(0)

挽萧明经邻翼·其二

昨日人窥董傅园,今朝客散翟公门。

羞将雉性求田宅,止有萤灯付子孙。

郢匠岂堪还斲鼻,楚些无复更招魂。

劳生欲别非难别,忍泪相辞勿复言。

(0)

九日登仙掌岩谒圆阇黎

郡城咫尺旧皇州,仙掌嵯峨控上游。

金马铜驼空落日,珠林琪树不凋秋。

登高望远凭青眼,坐石看山到白头。

师若肯留予肯住,世间无地可藏舟。

(0)

初春还马山,静语师归自丹霞,十影、化声二子各还故里,赋此

流水行云各有因,乾坤容我老閒身。

移花买石堪晨夕,送往迎来自主宾。

远近杖头三事衲,东南鼎足数家春。

同参欲挽知难住,相劝还山作懒人。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