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石梁,金碧炫岩腹。
万花两空际,宝相一何肃。
山僧出迎客,野饷杂溪蔌。
散发对屏帐,开襟到童仆。
一蝉户外鸣,导我访灵瀑。
香乳漱云石,阴籁荡琴筑。
佳哉草木气,照水同一馥。
閒持酒巾浣,静观游倏逐。
何处烟寺钟,凉蟾挂疏木。
天风吹石梁,金碧炫岩腹。
万花两空际,宝相一何肃。
山僧出迎客,野饷杂溪蔌。
散发对屏帐,开襟到童仆。
一蝉户外鸣,导我访灵瀑。
香乳漱云石,阴籁荡琴筑。
佳哉草木气,照水同一馥。
閒持酒巾浣,静观游倏逐。
何处烟寺钟,凉蟾挂疏木。
这首清代诗人王以敏的诗《游佛峪龙洞偕石励斋张采南孝廉(其一)》描绘了一次游历佛峪龙洞的清新自然之行。首句“天风吹石梁”展现了洞口处的壮丽景象,仿佛被天风轻轻吹拂,暗示着神秘与深邃。接下来的“金碧炫岩腹”则描绘了洞内岩石的斑斓色彩,给人以视觉冲击。
“万花两空际,宝相一何肃”运用比喻,将洞内的石笋或钟乳石比作盛开的花朵,而整体的庄严气象如同宝相,显得神圣而肃穆。山僧的迎接和野餐的简朴,增添了人情味,诗人敞开心扉,融入自然之中。
“一蝉户外鸣,导我访灵瀑”通过蝉鸣引导诗人探寻洞中的瀑布,增添了动态感。之后的“香乳漱云石,阴籁荡琴筑”形容泉水如香乳般甘甜,洞中回荡的水声如琴音,营造出宁静而美妙的氛围。
“佳哉草木气,照水同一馥”赞美了洞内外草木的气息,清新宜人,连水都带着同样的芬芳。诗人闲适地拿着酒巾,静静欣赏游动的光影,享受这份宁静。
最后两句“何处烟寺钟,凉蟾挂疏木”以远处寺庙的钟声和明亮的月亮相映,为这趟旅程画上悠远而清凉的尾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山形非徒高,远莫测所届。
沧溟三万里,石脉透海外。
当其势奔腾,显越齐鲁界。
低瞻饶岳渎,并此析支派。
巍巍兼荡荡,克配天体大。
其标难正视,万象怵光怪。
支峰皆整肃,略不涉奇态。
风递沧海涛,山前作清籁。
滁山高,滁水深,醉翁吟处,当时写之以为醉翁吟。
醉翁吟,不在琴,泠泠所写翁之心。
翁心牢落轩天地,醉翁住世无古今。
迄今化去六百有余载,桑海迷茫几兴废。
风月江山兴会同,文章气节精灵在。
登堂謦欬俨如生,图画飘飘睹冠佩,滁州移命守扬州,扬州又见来乡辈。
自古文人命不犹,相同惟是一清愁。
韩公月宿逢南斗,屈子《离骚》降孟陬。
作者凄凉说我辰,后来艳羡传生日。
黄泥阪下鹤南飞,腰笛人来紫裘逸。
何况醉翁曾此行吟地,后起同乡更同志。
转运宁殊河北劳,风流早向淮南嗣。
碧筒筵上祝翁生,主人略似翁生平。
再添蓂叶非雌甲,要屈荷花作后庚。
君年正自及翁年,鬓须渐欲成斑斑。
便袭翁名不须让,收取曼卿子美莫使流落随人间。
元祐高文久轧茁,傥从君手能追还。
醉翁所到君亦到,江南江北何处非滁山。
《醉翁吟》【清·王芑孙】滁山高,滁水深,醉翁吟处,当时写之以为醉翁吟。醉翁吟,不在琴,泠泠所写翁之心。翁心牢落轩天地,醉翁住世无古今。迄今化去六百有余载,桑海迷茫几兴废。风月江山兴会同,文章气节精灵在。登堂謦欬俨如生,图画飘飘睹冠佩,滁州移命守扬州,扬州又见来乡辈。自古文人命不犹,相同惟是一清愁。韩公月宿逢南斗,屈子《离骚》降孟陬。作者凄凉说我辰,后来艳羡传生日。黄泥阪下鹤南飞,腰笛人来紫裘逸。何况醉翁曾此行吟地,后起同乡更同志。转运宁殊河北劳,风流早向淮南嗣。碧筒筵上祝翁生,主人略似翁生平。再添蓂叶非雌甲,要屈荷花作后庚。君年正自及翁年,鬓须渐欲成斑斑。便袭翁名不须让,收取曼卿子美莫使流落随人间。元祐高文久轧茁,傥从君手能追还。醉翁所到君亦到,江南江北何处非滁山。
https://shici.929r.com/shici/F4p2cz3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