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懒寄书,澹台不由径。
岂曰夸孤高,迂疏本成性。
得闲且课孙,自觉心神定。
囊橐留一钱,图书余半乘。
依然是故吾,犹有松菊兴。
嵇康懒寄书,澹台不由径。
岂曰夸孤高,迂疏本成性。
得闲且课孙,自觉心神定。
囊橐留一钱,图书余半乘。
依然是故吾,犹有松菊兴。
这首清代刘曾璇的《归田(其四)》描绘了诗人嵇康般的隐逸生活态度。首句“嵇康懒寄书”借用嵇康不拘小节的形象,表达诗人对繁琐书信事务的疏离,体现出他的洒脱个性。次句“澹台不由径”借淡台子羽的典故,表示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坚持自我选择的生活道路。
“岂曰夸孤高,迂疏本成性”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他并非刻意标榜清高,而是骨子里就带有几分疏放和独特。接下来,“得闲且课孙,自觉心神定”表达了诗人享受宁静时光,教育后代,内心感到平静与满足。
“囊橐留一钱,图书余半乘”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仅留少许财物,却满载书籍,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最后两句“依然是故吾,犹有松菊兴”以松菊自比,表明诗人即使在归田之后,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嵇康式的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以及对传统士人风骨的坚守。
兵革久未息,乾坤正艰危。
幽人多在野,志士思济时。
羡子英妙年,献策白玉墀。
仲舒天人学,贾生哀痛词。
纵横三千字,感激万乘知。
授官八品内,局促山县卑。
英英麻姑云,日夕恒见之。
上堂具甘旨,下堂咏书诗。
南伯荐贤能,引用无嫌疑。
樵川江闽会,录事烦剧司。
藉尔才识良,纲纪慎操持。
君实国右族,已具廊庙姿。
况是科第出,岂徒刀笔为。
晨兴理舟楫,江水清涟漪。
天高霜露肃,日出寒山迟。
岂无一樽酒,饯尔远别离。
黾勉古人训,树立当自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