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伯庸从兄自楚北归里赋呈·其一》
《伯庸从兄自楚北归里赋呈·其一》全文
清 / 黎庶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别后经戎马,家山草不春。

弃原空战骨,隐舍祇烽尘。

左计躬耕负,余生患难亲。

一镫看聚首,应胜滞江滨。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黎庶焘为他的从兄自楚地返回故乡所作,表达了对战乱中家乡荒凉景象的感慨以及对亲人团聚的期盼。首句“别后经戎马”描绘了战事频繁,诗人与兄长分别后的动荡岁月。次句“家山草不春”以春天草木不应时令的凋零,暗示家乡遭受的战乱之苦。

“弃原空战骨,隐舍祇烽尘”进一步描绘战场的惨烈,战死者的遗骸散落在荒原上,村庄里只剩下烽火和尘埃,显示出战争的无情和破坏力。接着,“左计躬耕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亲自耕作,远离战乱,与家人共度患难。

最后两句“一镫看聚首,应胜滞江滨”寄寓了诗人对团聚的渴望,认为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重逢,也胜过长久分离滞留江边。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反映了战乱的残酷,又寄托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亲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黎庶焘
朝代:清

黎庶焘,字鲁新,号筱庭,遵义人。咸丰辛亥举人,有《慕耕草堂诗钞》。
猜你喜欢

寒夜作

生计尚茫茫,微吟思故乡。

羁愁消不尽,寒夜未为长。

门掩梅花月,禽翻竹叶霜。

挑灯裁锦字,明发有归航。

(0)

思故乡

随龙南渡后,五世作泉人。

仅识传家谱,空馀报国身。

中原无马迹,钜野隔边尘。

北定知何日,归期未有因。

(0)

望江南·其一答徐守韵

嗟故岁,夏旱复秋阳。

十雨五风皆定数,千方百计为灾伤。小郡怎禁当。

劳拊字,惠露洽丁黄。

田舍炊烟常蔽野,居民安堵不离乡。祖道免赍粮。

(0)

卜算子·其八

御苑接湖波,松下春风细。

云绿峨峨玉万枝,别有仙风味。

长信昨来看,忆共东皇醉。

此树婆娑一惘然,苔藓生春意。

(0)

送项平甫倅池阳

项君声名天宇窄,与君俱是荆湖客。

向来相闻不相值,长安城中乃相识。

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

如君笔墨与性合,妙处特过苏李前。

我如切切秋虫语,自诡平生用心苦。

神凝或与元气接,屡举似君君亦许。

西湖一曲古墙阴,清坐论诗夜向深。

见谓人间有公等,不知来者不如今。

乾坤虽大知者少,君不见,古人拙处今人巧。

我徂山林口挂壁,如君合救狂澜倒。

石渠春水绿泱泱,阁下无人白日长。

万里江湖入归梦,子云不愿校书郎。

九华山色梅根渡,半日风帆即秋浦。

六条察吏安用许,幸有千岩作诗侣。

(0)

鹧鸪天·其二

蜀锦吴绫剪染成。东皇花令一番新。

风帘不碍寻巢燕,雨叶偏禁斗草人。

非病酒,不关春。恨如芳草思连云。

西楼角畔双桃树,几许浓苞等露匀。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