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鸣玉郎中父挽诗》
《张鸣玉郎中父挽诗》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兰祎荷带不言贫,䞉贮诗书遗后人。

禄养曾荣二千石,寿算高登七十春。

青山墓树秋云冷,紫诰龙章宠命新。

尚有耆人说遗行,至今清俭表乡民。

(0)
鉴赏

这首挽诗《张鸣玉郎中父挽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是对张鸣玉郎中的父亲的哀悼与颂扬。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对逝者高尚品德和丰功伟绩的深切缅怀。

首句“兰祎荷带不言贫”,以兰花和荷叶为喻,赞美逝者虽身处贫困却保持高洁的品质,如同兰花与荷叶般不言贫寒,象征其人格的坚韧与高雅。接着“䞉贮诗书遗后人”一句,表明逝者生前热爱学习,将丰富的知识与智慧留给后代,希望子孙能继承并发扬光大。

“禄养曾荣二千石”描述了逝者曾经享受过官职带来的荣华富贵,但并未因此而迷失自我,而是保持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寿算高登七十春”则赞扬了逝者长寿且一生充满智慧与贡献。

“青山墓树秋云冷”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墓地景象,暗示逝者的离世给亲人带来了无尽的哀伤。而“紫诰龙章宠命新”则表达了朝廷对逝者的高度评价与追赠,彰显了其生前的显赫地位与荣耀。

最后,“尚有耆人说遗行,至今清俭表乡民”强调了逝者生前的美德与节俭生活仍然被乡亲们铭记,成为后人的榜样。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次卢漕韵呈茶漕二使

杨卢万人杰,见我眼俱青。

锦官城里胜概,在在款经行。

笔底烟云飞走,胸次乾坤吐纳,议论总纵横。

觉我形秽处,相并玉壶清。二使者,弦样直,水般平。

岷峨洗净凄怆,威与惠相并。

闻道东来有诏,却恐西留无计,顿使雪山轻。

滚滚蜀江水,不尽是声名。

(0)

题释英白云集

树立烟行句,工夫百鍊成。

年方登弱冠,诗已有高名。

湖上看山色,松边听瀑声。

无心趋利禄,谁识白云情。

(0)

宫辞

六六上阳宫,婵娟被宠封。

三千香辇路,十二枕屏风。

纨扇伤秋咏,梅花妒晓容。

妆台银烛尽,宝帐泣芙蓉。

(0)

西山桐十咏.桐径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

直入无攲斜,横延亦径挺。

月夕叶影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濛露湿,落日随烟暝。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

(0)

销暑楼

溪上楼台似玉壶,乐郊春物剩昭苏。

贤侯好士簪裾集,暇日开筵锦绣敷。

擘水脍鲈堆白雪,拨醅酿酒滴真珠。

香飘沈穗萦栏角,歌沸梁尘落坐隅。

约略十洲仙界景,依稀九老洛川图。

席中兰语薰相袭,望里莲娃貌亦都。

狂客笑吟聊自若,丈人强健不须扶。

送归千骑堂前月,犹照帘虾一半须。

(0)

偶书

诗魔大抵解穷人,到得人穷句益新。

笔下自惭无好语,眼前底事最清贫。

草玄天禄书窗冷,涤器临邛酒市春。

自古才高多命薄,区区何必论钱神。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