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
直入无攲斜,横延亦径挺。
月夕叶影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濛露湿,落日随烟暝。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
直入无攲斜,横延亦径挺。
月夕叶影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濛露湿,落日随烟暝。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
这首宋朝陈翥的《西山桐十咏.桐径》描绘了一幅梧桐树的独特景象。诗人以时人对桃李的喜爱和其自然吸引人群形成小径的现象作对比,表达自己对梧桐的深深喜爱,认为这种树性情正直,道路笔直且坚韧,无论月夜还是春暮,都有其独特的光影之美。梧桐不蔓不枝,即使根部断裂也无所畏惧,展现出一种孤高自守的品格。诗人称颂梧桐能与隐士蒋诩为伍,任凭杂草丛生,显示出其超然物外的风范。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梧桐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寓含了诗人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