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春山淡翠眉。到家恰好整寒衣。
人归玉垒天应惜,舟过松江月半垂。
千万绪,两三卮。送君不忍与君违。
书来频寄西边讯,是我江南肠断时。
去日春山淡翠眉。到家恰好整寒衣。
人归玉垒天应惜,舟过松江月半垂。
千万绪,两三卮。送君不忍与君违。
书来频寄西边讯,是我江南肠断时。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不舍和牵挂。开篇“去日春山淡翠眉”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春日山色的温婉,如同美人细致的眉宇,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情感上的柔和与细腻。“到家恰好整寒衣”则转换为现实生活中的准备,整理寒衣预备严冬,显示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准备和警觉。
“人归玉垒天应惜,舟过松江月半垂”中,“玉垒”比喻人的清白高洁,而“天应惜”则是对这一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接着,“舟过松江”描绘了离别时刻,船只在夜色中行进于静谧的水面上,“月半垂”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宁静。
“千万绪,两三卮。送君不忍与君违”表达了难舍之情,如同缕缕绵绵难以割舍。“书来频寄西边讯,是我江南肠断时”则透露了诗人在分别后仍不断通过书信了解远方亲友的情况,心中对江南的思念如同肠断一般。
整首诗语言清丽,情感真挚,通过送别的场景传达了深厚的情谊和不舍之情。
蒲津名郡得名公,谏纸盈箱且罢封。
红药阶墀曾吐凤,绿莎厅事旧鸣蛬。
下车首谒重华庙,入境先经五老峰。
见说丘门诗板在,应教回也继遗踪。
佐幕徐方鬓未秋,官升芸阁更风流。
姓名旧在莺迁榜,诗什重题燕子楼。
渐有俸钱供药债,应无归梦到渔舟。
公馀时上台头寺,珠履金貂共胜游。
科名长恐辱同年,许国丹诚皎日悬。
谬掌斯文虽未丧,欲行吾道即无权。
谢公留滞苍苔院,潘岳征行落叶天。
引重力轻深自愧,强酬诗什益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