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寻潺湲,曲折达石壁。
飞瀑排空行,横流跨山脊。
来如洪涛宽,去如巨壑窄。
穷源有万派,到地只一脉。
水德乃至柔,石性本无隙。
由来岁月久,遂致鬼神役。
蓄水成谾谼,穿石在涓滴。
往闻云雷屯,欲与蛟龙敌。
至今风怒号,落叶满崖赤。
浮岚远空尽,冻雪太始积。
喷沫散成丝,斜曛反相射。
宛尔垂长虹,半规堕寒碧。
地籁争喧豗,人间自寥阒。
默思沧溟深,浩浩云气白。
山行寻潺湲,曲折达石壁。
飞瀑排空行,横流跨山脊。
来如洪涛宽,去如巨壑窄。
穷源有万派,到地只一脉。
水德乃至柔,石性本无隙。
由来岁月久,遂致鬼神役。
蓄水成谾谼,穿石在涓滴。
往闻云雷屯,欲与蛟龙敌。
至今风怒号,落叶满崖赤。
浮岚远空尽,冻雪太始积。
喷沫散成丝,斜曛反相射。
宛尔垂长虹,半规堕寒碧。
地籁争喧豗,人间自寥阒。
默思沧溟深,浩浩云气白。
这首清代诗人徐灏的《石板潭》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石板潭瀑布的壮观景象。首句“山行寻潺湲”,引领读者随诗人脚步进入山中,寻找流水的声音。接下来,“曲折达石壁”、“飞瀑排空行”等句,描绘了瀑布从山石间奔腾而下的动态画面,水流之大与山势之险形成鲜明对比。
“来如洪涛宽,去如巨壑窄”形象地刻画了瀑布的宽度变化,以及其源头的丰富水源。“穷源有万派,到地只一脉”则揭示了水的源头众多,汇聚成一股的力量。诗人以“水德乃至柔,石性本无隙”赞美水的柔韧和石的坚韧,暗示自然之力的神奇。
“往闻云雷屯,欲与蛟龙敌”描绘了瀑布的气势磅礴,仿佛能与天地间的自然力量抗衡。然而,“至今风怒号,落叶满崖赤”又展现出瀑布带来的风力和季节变换的痕迹。接下来的诗句,如“浮岚远空尽,冻雪太始积”、“喷沫散成丝,斜曛反相射”,描绘了瀑布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日光照射下瀑布的光影效果。
最后,“宛尔垂长虹,半规堕寒碧”运用比喻,将瀑布比作彩虹,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通过“地籁争喧豗,人间自寥阒”表达出大自然的生机与人间的寂静对比,而“默思沧溟深,浩浩云气白”则以深沉的思绪收束全诗,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大自然无尽深邃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石板潭》是一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同时融入诗人深深感慨的山水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少小思尚奇,薰风琴欲和。
规模与时背,场屋屡摧挫。
大道窥五原,高论读二过。
神游京城南,思渺蒸水左。
竹看金影碎,菊撷霜风破。
论文摩巨刃,荐士躬彊笴。
萧兰发秋怀,木雁吟齿堕。
飞飞双鸟鸣,不数鹂两个。
幽幽十琴操,可仆兰台些。
光馀万丈长,照我一床卧。
未终三百篇,正坐短檠课。
不敢示友朋,惧遭泥滓唾。
文章吉太守,臭味夙相荷。
索我旧诗案,赠以千金货。
郡斋哦好句,艳艳月照坐。
端如陈琳檄,快读痊轗轲。
滥把江湖麾,谬声惭日播。
祈寒兼苦雨,怨嗟吾岂奈。
窃效衡山祷,因思鉴湖贺。
鹏鴳各逍遥,溟蓬无巨么。
《予向年少不自量因读韩诗辄和数篇未尝敢出以示人盖二十年矣近因嘉叟见之不能自掩且赠以长篇蒙景卢继和用韵以谢》【宋·王十朋】少小思尚奇,薰风琴欲和。规模与时背,场屋屡摧挫。大道窥五原,高论读二过。神游京城南,思渺蒸水左。竹看金影碎,菊撷霜风破。论文摩巨刃,荐士躬彊笴。萧兰发秋怀,木雁吟齿堕。飞飞双鸟鸣,不数鹂两个。幽幽十琴操,可仆兰台些。光馀万丈长,照我一床卧。未终三百篇,正坐短檠课。不敢示友朋,惧遭泥滓唾。文章吉太守,臭味夙相荷。索我旧诗案,赠以千金货。郡斋哦好句,艳艳月照坐。端如陈琳檄,快读痊轗轲。滥把江湖麾,谬声惭日播。祈寒兼苦雨,怨嗟吾岂奈。窃效衡山祷,因思鉴湖贺。鹏鴳各逍遥,溟蓬无巨么。
https://shici.929r.com/shici/uDVpNUrB3E.html
归来日弹铗,食无肉与鱼。
却将种花地,町畦毓嘉蔬。
骄阳每抱瓮,时雨亲荷锄。
青青有生意,令我颜色舒。
宁忧馑与饥,亦有瓶中储。
前身老阇梨,蔬气端未除。
文字亦宿业,复生鱼蠹书。
蠹书仍食蔬,苦淡味有馀。
况兹清净根,分来自僧居。
端能纳须弥,聊尔秀郊墟。
洗我腥膻肠,襟宇生清虚。
岂惟陶渊明,吾亦爱吾庐。
荒园涉成趣,枯藤当安舆。
困枕案头卷,饥著盘中菹。
孔门陈蔡色,借问何如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