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作金蟆立,呀然仰太清。
每当三五夕,先放半规明。
势作金蟆立,呀然仰太清。
每当三五夕,先放半规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吐月峰”的山峰在月夜下的独特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山峰比作一只仰望天空的金色蛤蟆,形象地展现了其形态与姿态。在特定的月圆之夜,这座山峰仿佛能提前释放出月亮的一部分光芒,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诗中的“势作金蟆立”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山峰的形状与金色蛤蟆的形象相结合,既突出了山峰的形态特点,又赋予了它生动活泼的生命感。接着,“呀然仰太清”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峰在月光下昂首向天的姿态,表现出一种对宇宙的敬畏和向往。
“每当三五夕,先放半规明”则是对月圆之夜这一特定时刻的聚焦,强调了“吐月峰”在月圆时的独特表现——它似乎能提前放出月亮的一半光芒。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现象,也蕴含着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捕捉并描绘了“吐月峰”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魅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审美情趣。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竺飞来。
图画里、峥嵘楼观开。
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三春向暮,万卉成阴、有嘉艳方坼。娇姿嫩质。
冠群品,共赏倾城倾国。
上苑晴昼暄,千素万红尤奇特。
绮筵开,会咏歌才子,压倒元白。
别有芳幽苞小,步障华丝,绮轩油壁。
与紫鸳鸯、素蛱蝶。自清旦、往往连夕。
巧莺喧翠管,娇燕语雕梁留客。
武陵人,念梦役意浓,堪遣情溺。
君不见世南人间行秘书,撑肠拄腹搜不枯。
眼空千古不留物,更用芸香祛蠹鱼。
又不见王家楼中五百车,锦奁玉轴签红牙。
夜生光怪射东壁,神鬼错愕相惊嗟。
无形之书不复见,有形之书今亦鲜。
吴侬鞭马驰京尘,何曾著眼鸡林人。
弓刀自带封侯相,黄金不博青藜杖。
请翁少待三十年,怕有米家书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