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世南人间行秘书,撑肠拄腹搜不枯。
眼空千古不留物,更用芸香祛蠹鱼。
又不见王家楼中五百车,锦奁玉轴签红牙。
夜生光怪射东壁,神鬼错愕相惊嗟。
无形之书不复见,有形之书今亦鲜。
吴侬鞭马驰京尘,何曾著眼鸡林人。
弓刀自带封侯相,黄金不博青藜杖。
请翁少待三十年,怕有米家书画船。
君不见世南人间行秘书,撑肠拄腹搜不枯。
眼空千古不留物,更用芸香祛蠹鱼。
又不见王家楼中五百车,锦奁玉轴签红牙。
夜生光怪射东壁,神鬼错愕相惊嗟。
无形之书不复见,有形之书今亦鲜。
吴侬鞭马驰京尘,何曾著眼鸡林人。
弓刀自带封侯相,黄金不博青藜杖。
请翁少待三十年,怕有米家书画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书籍和文化的深沉哀愁。开篇便提到“世南人间行秘书,撑肠拄腹搜不枯”,表现了诗人对于古籍典故的渴望和追寻,而“眼空千古不留物,更用芸香祛蠹鱼”则透露出一种对过往文化遗产流失的无奈。下文转向王家楼,五百车书卷已然消逝,只剩夜间光怪射壁,神鬼交错,显得荒凉而又超自然。
诗中“无形之书不复见,有形之书今亦鲜”一句,强调了文化传承的断裂和稀缺。接着提到的吴侬鞭马驰京尘,何曾著眼鸡林人,是对当时文人的沉浮世态的描绘。而“弓刀自带封侯相,黄金不博青藜杖”则是对于武力与财富无法换取文化尊贵的感慨。
最后,“请翁少待三十年,怕有米家书画船”一句,是诗人对未来文化传承的一种期望和担忧。整首诗通过对古籍典故的追寻,对流失文化的哀愁,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性,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纸鸢风过,扶路饧箫热。
江桥酒旗青处,草色裙腰接。
扑水红英万点,过眼芳菲节。数声新鴂。
秋千索外,唤起春人试罗屧。
不信玄都梦里,历尽华发劫。
百尺无主香台,断续残钟咽。
鸡酒招魂几许,钱纸灰成蝶。照人啼靥。
端端正正,却是桃花旧时月。
瑶台曾遇,问春风,萼绿何处沦坠?
倚竹无言,缟袂障羞,憔悴软红尘里。
多情我是孤山客,共索笑檐前休避。
乍殢人,枝北枝南,疏影似迎还拒。
这是高标出众,比夭桃艳杏,多少矜贵?
放鹤亭边,纸帐迎来,明月照人欢喜。
林间翠羽惊残梦,怕转瞬绿阴容易。
好慇勤檀板金樽,夜夜为花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