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
《踏莎行》全文
宋 / 石孝友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沈水销红,屏山掩素。锁窗醉枕惊眠处。

芰荷香里散秋风,芭蕉叶上鸣秋雨。

飞阁愁登,倚阑凝伫。孤鸿影没江天暮。

行云懒寄好音来,断云暗逐斜阳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愁思和情感。首句“沈水销红,屏山掩素”生动地勾勒出一片落叶纷飞、山峦蒙尘的秋日景象,其中“沈水”指的是河水在秋天变得清澈,“销红”则是树叶变红后渐渐凋零,“屏山掩素”形容山色被轻纱般的薄雾所笼罩。

接下来的“锁窗醉枕惊眠处”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秋景中,不由自主地沉浸于睡梦之中,甚至连日常的警觉都抛诸脑后。这里的“锁窗”暗示了一种幽闭和静谧,“醉枕”则是对睡眠状态的一种形容。

“芰荷香里散秋风,芭蕉叶上鸣秋雨”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秋天的景象。其中“芰荷”指的是水生植物,其香气在秋风中弥漫,而“芭蕉叶上鸣秋雨”则是对那细小雨滴击打在大叶上的声音的一种拟声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诗人接着写道:“飞阁愁登,倚阑凝伫。”这里,“飞阁”形容楼阁高耸,“愁登”则是诗人登上高阁时所怀的忧愁之情,而“倚阑凝伫”则描绘了诗人在栏杆旁边停留凝视,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索和感慨。

末句“孤鸿影没江天暮。行云懒寄好音来,断云暗逐斜阳去。”中,“孤鸿”指的是秋天里偶尔传来的鹅叫声,它的声音似乎带着孤独和凄凉。“影没江天暮”则形容黄昏时分,那些飞鸟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江边的天际。

“行云懒寄好音来,断云暗逐斜阳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其中,“行云”指的是飘浮不定的云彩,而“懒寄好音来”则是希望通过这些云朵将自己的声音或信息传递给远方的人。而“断云暗逐斜阳去”则形容那些被风吹散的云朵随着西斜的太阳渐渐消逝,带有一种无奈和不舍。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特有的情怀,以及对于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石孝友
朝代:宋   字:次仲   籍贯:江西南昌   生辰:1166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猜你喜欢

江州五咏其一射蛟浦

万骑巡游遍,千帆破浪轻。
射蛟江水赤,教战越人惊。
山转楼船影,岸摧连弩声。
祈招无为赋,酣寝尽平生。

(0)

鹧鸪天·不系虚舟取性颠

不系虚舟取性颠。
浮河泛海不知年。
乘风安用青帆引,逆浪何须锦缆牵。
云荐枕,月铺氈,无朝无夜任横眠。
太虚空里知谁管,有个明官唤做天。

(0)

西江月·琴上金星正照

琴上金星正照,砚中瞿鸟眼相青。
闲来自觉有精神。
心海风恬浪静。
且喜面前花好,更听林外莺新。
瓮头清辣洞庭春。
醉里徐行路稳。

(0)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三吏隐亭

隐居亦非难,欲少求易遂。
有意未成归,聊就茅檐试。

(0)

桃源忆故人·西楼几日无人到

西楼几日无人到。
依旧红围绿绕。
楼下落花谁扫。
不见长安道。
碧云望断无音耗。
倚遍阑干残照。
试问泪弹多少。
湿遍楼前草。

(0)

双??

拂破秋江烟碧。
一对双飞鸂鶒。
应是远来无力。
捎下相偎沙碛。
小艇谁吹横笛。
惊起不知消息。
悔不当时描得。
如今何处寻觅。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