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烟水正茫茫,体露金风木叶黄。
父母未生前一句,不知何地是家乡。
出门烟水正茫茫,体露金风木叶黄。
父母未生前一句,不知何地是家乡。
这首诗《送炬禅者归宁亲》由宋代诗人释怀深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禅者归家的场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
首句“出门烟水正茫茫”,描绘了禅者离家时的景象,烟雾弥漫的水面,给人一种迷蒙、遥远的感觉,暗示了禅者即将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次句“体露金风木叶黄”,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金风指的是秋风,木叶黄则指树叶在秋天变黄,飘落。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季节的色彩,也暗含了时光流逝、万物更迭的自然规律,以及禅者内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后两句“父母未生前一句,不知何地是家乡。”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禅者在离家之际,回溯到生命的起点,提出了一个深奥的问题:在出生之前,那一句未说出口的话,是否能指引他找到真正的归属?这里运用了佛教中关于轮回和因果的观念,表达了禅者对于生命意义和归宿的探索与思考。同时,这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我身份、家庭与故乡的深层次反思,体现了诗人在哲学层面的追求与洞察。
整首诗以禅者的视角,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宇宙的宏观哲理相结合,既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又蕴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达到了情感与哲思的完美融合。
普天炎赫衣流汗。号呼坐恨更浅。
节序推移,阴阳代谢,谁敢心怀咨怨。冥迷展转。
梦远壑层冰,澄江匹练。
大地嗷嗷,秋空忽散仁风扇。
此身惯经寒暑,喧烦俱净尽,古炉灰篆。
屈指交游,转头零落,举目残星数点。轰雷掣电。
任百计营为,亦难周遍。日向西山,气机随吐咽。
选峰峦佳处,结茅屋,伴苍松。
有药圃芝田,耕云钓月,香霭灵风。
凭阑将观寰海,鼓洪涛、千丈接长空。
几度蓬莱清浅,杳冥淆混云龙。
三山圣种犹存,聋瞽辈,觅无踪。
笑阿母蟠桃,安期遗枣,诱引儿童。
任公巨缁好在,犗钩悬、五十引长虹。
蹲坐三年不见,若鱼何日相逢。
仙客难逢,白云谁扫,知是采芝何处。
皓鹤归来,金鸡啼罢,梦断阆风玄圃。
松下高歌,橘中残著,饥后自餐龙脯。
待偷桃,曼倩重来,为问木公金母。
君不见、洞里桃花,花间啼鸟,又是一番春暮。
弱水三千,巫山十二,指点虚无归路。
君抱琴来,我邀君饮,我醉欲眠君去。
向人间、游遍朱门,静看只如蓬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