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客难逢,白云谁扫,知是采芝何处。
皓鹤归来,金鸡啼罢,梦断阆风玄圃。
松下高歌,橘中残著,饥后自餐龙脯。
待偷桃,曼倩重来,为问木公金母。
君不见、洞里桃花,花间啼鸟,又是一番春暮。
弱水三千,巫山十二,指点虚无归路。
君抱琴来,我邀君饮,我醉欲眠君去。
向人间、游遍朱门,静看只如蓬户。
仙客难逢,白云谁扫,知是采芝何处。
皓鹤归来,金鸡啼罢,梦断阆风玄圃。
松下高歌,橘中残著,饥后自餐龙脯。
待偷桃,曼倩重来,为问木公金母。
君不见、洞里桃花,花间啼鸟,又是一番春暮。
弱水三千,巫山十二,指点虚无归路。
君抱琴来,我邀君饮,我醉欲眠君去。
向人间、游遍朱门,静看只如蓬户。
这首元代凌云翰的《鸣鹤遗音·苏武慢(其十一)》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人以仙客来访和白云缭绕开篇,暗示了神秘而遥远的仙踪。接着,通过“皓鹤归来”和“金鸡啼罢”的意象,营造出清晨或黄昏时分的宁静氛围,仿佛在讲述一个梦境中的仙界故事。
“松下高歌,橘中残著”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方式,他们悠然自得,即使在饥饿时也能享受仙果“龙脯”。诗人期待再次与仙人曼倩相遇,询问关于长生不老的秘密,表达了对仙道的向往。
“洞里桃花,花间啼鸟”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暗示时光流转,仙界与人间的对比鲜明。接下来,“弱水三千,巫山十二”象征着寻仙之路的艰难和遥不可及,而“指点虚无归路”则流露出对未知命运的感慨。
最后,诗人邀请朋友一同饮酒,但在醉意中感叹人间富贵与自己清贫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整首词以仙人视角审视人间,寓言性地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