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隐闻知得雨来,榴花应对竹光开。
归家早见南湖月,饮水犹胜举酒杯。
桂隐闻知得雨来,榴花应对竹光开。
归家早见南湖月,饮水犹胜举酒杯。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镈的作品,名为《回至泰阳村得家信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收到家书后的心境和情感变化。
"桂隐闻知得雨来":这里用“桂隐”指代家乡,因为古人常以桂花比喻家园的清香与温馨。桂花在细雨的滋润下更加芬芳,意味着诗人收到家信后心情的舒畅。
"榴花应对竹光开":榴花(石榴花)常用来比喻繁华和热闹,而“竹光”则象征清幽。这里表达了家乡自然景物在春雨后的生机勃勃,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他对家园的深情。
"归家早见南湖月":诗人急切希望回家,与家乡美丽的夜色相会。这里的“南湖月”代表着诗人心中温馨而安静的家园景象。
"饮水犹胜举酒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清廉与淡泊。即便是简单的饮水,也比不上回家后那份纯净和满足,远胜过豪饮美酒。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对物质享乐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收到家书后急切希望回家的心情,以及他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我昔居西园,手植竹数个。
凛然如德友,节行不敢破。
朝吟玩霜枝,夜闻萧瑟清。
风吹一旦忽不见,似觉尘土污人衣。
朅来翠云麓,日唯见山不见竹。
虽云山气日夕佳,尚恐无竹令人俗。
昨得与可画,自归尘壁挂。
门开风动之,如枉故人驾。
对山看画信不恶,何人更觅扬州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