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二》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二》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至人孰可测,跨世富英量。

千龄遘治运,万古真遐想。

三台接布武,万乘拱函丈。

辞荣明光殿,乞身青天上。

(0)
注释
至人:极高的道德修养者。
孰:谁。
测:理解。
跨世:超越时代。
英量:英明的气度。
千龄:千年。
遘:遭遇。
治运:太平盛世。
万古:永恒。
遐想:远大的想象。
三台:古代指三公之位,象征辅佐君主的重要官职。
布武:布施武德,辅佐君王。
万乘:指帝王,一乘为一车,万乘即极言其多。
拱:环绕,此处形容皇帝周围的人。
辞荣:辞去荣耀。
明光殿:古代宫殿名,象征皇权。
乞身:请求退位,引申为归隐。
青天上:比喻极高的天空或仙境。
翻译
谁能真正理解至人的深邃,跨越世代的财富和英明无比。
在千年的历史中遇到太平盛世,这是万古以来的梦想。
三公之位辅佐君王,皇帝的威仪犹如天子在咫尺之间。
他辞去荣华在明光殿,请求归隐于青天之上。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深远志向和超脱世俗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不可预测的成就与境界的憧憬,以及跨越时空、富有才华却又谦逊的人物形象。诗中充满了对历史长河中的治理智慧和超凡脱俗情怀的追求。

"至人孰可测"一句,表达了对于高尚人物难以预知其成就的赞赏;"跨世富英量"则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能够超越时代的人物形象。"千龄遘治运"和"万古真遐想"两句,分别从时间的深远性和历史的宏大视角,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三台接布武,万乘拱函丈"两句,可能是在形容某种壮观或者宏大的场景,或是比喻性的描绘了一位高官或英雄人物的威仪。"辞荣明光殿,乞身青天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荣华富贵的淡然,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既有才华又有远大志向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对于高洁与自由的憧憬。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其一

气盖冰霜劲有馀,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0)

恍惚吟

恍惚阴阳初变化,氤氲天地乍回旋。

中间些子好光景,安得功夫入语言。

(0)

金玉吟

良金美玉信难偕,好物其来最受埋。

盗蹠免兵非积善,仲尼无土反成猜。

中孚既若须为信,无妄因何却有灾。

莫若致之为外事,心源可乐是昭回。

(0)

春山雨中闻笛

馀寒欺酒不成醺,转觉供诗景物新。

箬笠带归山路雨,竹箫吹老陇梅春。

田君泉石闲招隐,颜子箪瓢自食贫。

莫诧柴门回俗驾,东风不受庾公尘。

(0)

暮秋杂兴·其一

门巷多车马,空斋掩半扉。

天时秋后变,人事日来非。

岁月销英气,风霜敝客衣。

谁知光景短,冉冉去如飞。

(0)

送曹之才游天目山

突兀双峰晓色分,瘦筇支足上昆崙。

雷声俯听婴儿语,石势平看骏马奔。

故国山川千古在,前朝人物几家存。

登临不用多怊怅,只好清吟伴野猿。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