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龚致政·其一》
《挽龚致政·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师友龟山出,世家熊楚来。

决科轻地芥,种德付庭槐。

禄享千钟养,年登九帙开。

可为朝野惜,袖手老其才。

(0)
注释
师友:指老师和朋友。
龟山:地名,可能指代某位有声望的人物或学派。
世家:世袭的家族,有良好家风的大家族。
熊楚:也可能指代某个地域或家族。
决科:科举考试。
地芥:比喻极小的事物,这里指科举选拔中的微不足道。
种德:培养美德。
庭槐:庭院中的槐树,象征道德和学问的积累。
禄享:享受俸禄。
千钟:古代容量单位,形容俸禄丰厚。
九帙:泛指书籍,这里指学问渊博。
朝野:朝廷和民间。
袖手:比喻无所作为,袖手旁观。
老其才:让才能老去,即未能得到施展。
翻译
师友来自龟山,世代熊楚传承。
科举选拔如轻视微尘,品德修养寄托于庭中槐树。
丰厚的俸禄养育,年华增长学问深厚。
这值得朝廷和民间惋惜,才华却因年老而闲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龚致政(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对朋友龟山和世家熊楚的赞赏之情。

“师友龟山出”,这里的“龟山”很可能是指当时有名望的人物,而非实指山名。这句话表明诗人尊敬的朋友或师长从龟山而来,可能隐含着对其高洁品格的赞扬。

“世家熊楚来”,“世家”指的是世代相传的家族,“熊楚”则是个人名字的一部分。这里显示出诗人对于这位家族背景深厚的人物的尊重和期待。

“决科轻地芥,种德付庭槐”,“决科”可能暗示通过了某种考验或选择,而“轻地芥”形象地表达了对土地、生长环境的关怀。“种德”则意味着播种美德,“付庭槐”则是指将这种美德传承于家庭和后世。这两句诗强调了对于个人品行和家风的重视。

“禄享千钟养,年登九帙开”,这里描述的是一个人的生活状况,“禄享千钟养”意味着一个人得到上天或社会的厚爱,生活富足而悠闲。“年登九帙开”则表明这个人到了高龄,九帙可能是指古代官员的最高等级,或者比喻极高的年龄。这两句诗展示了一个人的晚年得以安享天年。

“可为朝野惜,袖手老其才”,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样一个德高望重、功成身退的人物的惋惜和敬仰之情。他们的才能和贡献值得社会和朝廷所珍惜,但却选择了隐退,不再在公众视野中发光发热。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和世家的赞美,以及对个人德行与晚年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对于人格高尚、才华横溢之士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与时代的关切。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贵州光武庙联

旧说本无稽,想四百年火德承家,福受王明,或应占井勿幕耳;

中兴今再见,看廿八将云台画像,生逢景运,可但作壁上观乎。

(0)

婺源考棚联

渍种必苗,爇兰必香,千家茆屋书声,定有几枝大手笔;

登高自下,陟遐自迩,万里蓬山云路,先从一邑小文场。

(0)

安庆大观亭联

大江东去,看骇浪惊涛,千古英雄淘不尽;

匹马南来,问豪情壮志,一楼风月拓奇观。

(0)

北京安徽会馆联

同是宦游人,结宅近依琼岛树;

应知故乡事,把杯遥话敬亭山。

(0)

挽赵宗建联

织女渡河先两夕,维神降岳应良辰,其生有自来,羡哲人道迈犹龙,却聘不仕,高卧东山,知雄守雌,与世无争真上德;

手植梅树三万株,胸罗图史五千卷,虽死无所憾,痛执政患贻养虎,积薪自焚,震惊北阙,扬汤止沸,几生修到谢尘缘。

(0)

挽房师程其珏联

有知人鉴,有爱士癖,有香火因缘,桃李遍门墙,自恨废材,偏我厚恩犹未报;

是名翰林,是良有司,是文章宗匠,黍棠半吴会,即论遗爱,如斯治行已无多。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