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经今又十秋,莫嫌齿落雪盈头。
三张纸寄长榆塞,万里云封大石楼。
父子枉劳沙畔冷,身名真愧世间浮。
团圞夜夜无穷泪,天上如今是惠州。
垂死经今又十秋,莫嫌齿落雪盈头。
三张纸寄长榆塞,万里云封大石楼。
父子枉劳沙畔冷,身名真愧世间浮。
团圞夜夜无穷泪,天上如今是惠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感慨。开篇“垂死经今又十秋”,以“垂死”二字开篇,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无奈与哀叹,同时“又十秋”的反复强调,更显岁月流逝之感。接着“莫嫌齿落雪盈头”,诗人以自己满头白发、牙齿脱落的形象自喻,表达了对老去的接受与无奈。
“三张纸寄长榆塞,万里云封大石楼”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三张纸”、“长榆塞”、“万里云”、“大石楼”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对理想、对现实的复杂情感。这里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
“父子枉劳沙畔冷,身名真愧世间浮”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亲情的珍惜与对自身名声的反省。在诗人看来,尽管父子间有过辛劳与冷清,但这些都比不上对名声的追求所带来的虚幻与空洞。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平衡的渴望。
最后,“团圞夜夜无穷泪,天上如今是惠州”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夜夜流泪,是对失去的亲人、失去的时光的怀念;而“天上如今是惠州”,则可能寓指诗人此时身处的贬谪之地,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亲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帝舜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
当时珠泪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好鸟依佳树,飞雨洒高城。
况与二三子,列坐分两楹。
文雅一何盛,林塘含馀清。
府君未归朝,游子不待晴。
白云帝城远,沧江枫叶鸣。
却略欲一言,零泪和酒倾。
寸心久摧折,别离重骨惊。
安得凌风翰,肃肃宾天京。
十月之郊,群木肇生。阳潜地中,舒达句萌。
曀其蔚兮,不可以游息。乃熂蒺藜,乃夷荆棘。
乃繇彼曲直,匠氏度思。登斧以时,泽梁蓁蓁。
无或夭枝,有巨根蒂。生混茫际,呼吸群籁。
万人挥斤,坎坎有厉。陆迁水济,百力殚弊。
审方面势,姑博其制。作为公室,公室既成。
禦燥湿风日,栋之斯厚。榱之斯密,如翼于飞。
如鳞栉比,缭以周墉。墄以崇阶,俯而望之。
矗与云齐,啸玞珷玞。藻井旋题,丹素之燝兮。
椒挂之馥兮,高阁高阁。珠缀结络,金铺烂若。
不集于鸟雀,绘事告毕。宾筵秩秩,乃命旨酒琴瑟。
琴瑟在堂,莫不静谧。周环掩辟,仰不漏日。
冬日严凝,言纳其阳。和风载升,夏日郁蒸。
言用于阴,凉封飒兴。有匪君子,自贤不已。
乃梦乘舟,乃梦乘车。梦人占之,更爽其居。
炎炎则移,皎皎则亏。木实之繁兮,明年息枝。
爰处若思,胡宁不尔思。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其七十月之郊》【唐·顾况】十月之郊,群木肇生。阳潜地中,舒达句萌。曀其蔚兮,不可以游息。乃熂蒺藜,乃夷荆棘。乃繇彼曲直,匠氏度思。登斧以时,泽梁蓁蓁。无或夭枝,有巨根蒂。生混茫际,呼吸群籁。万人挥斤,坎坎有厉。陆迁水济,百力殚弊。审方面势,姑博其制。作为公室,公室既成。禦燥湿风日,栋之斯厚。榱之斯密,如翼于飞。如鳞栉比,缭以周墉。墄以崇阶,俯而望之。矗与云齐,啸玞珷玞。藻井旋题,丹素之燝兮。椒挂之馥兮,高阁高阁。珠缀结络,金铺烂若。不集于鸟雀,绘事告毕。宾筵秩秩,乃命旨酒琴瑟。琴瑟在堂,莫不静谧。周环掩辟,仰不漏日。冬日严凝,言纳其阳。和风载升,夏日郁蒸。言用于阴,凉封飒兴。有匪君子,自贤不已。乃梦乘舟,乃梦乘车。梦人占之,更爽其居。炎炎则移,皎皎则亏。木实之繁兮,明年息枝。爰处若思,胡宁不尔思。
https://shici.929r.com/shici/CDVK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