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绣羽齐,暮向竹林栖。
禁苑衔花出,河桥隔树啼。
寻声知去远,顾影念飞低。
别有无巢燕,犹窥幕上泥。
春来绣羽齐,暮向竹林栖。
禁苑衔花出,河桥隔树啼。
寻声知去远,顾影念飞低。
别有无巢燕,犹窥幕上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春天鸟儿活动的细腻描述,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远去友人深情的思念。
“春来绣羽齐”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春归大地时各种鸟类羽毛丰满、色彩斑斓的生动画面。接着,“暮向竹林栖”则描写了黄昏时分,鸟儿寻找竹林作为栖息之所,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禁苑衔花出”一句中的“禁苑”指的是皇家园囿或深闭的园圃,而“衔花出”则是形象地表达了鸟儿衔着花朵飞舞的情景,既映照出了春天花开的美丽,也透露出一种隐秘而不为人知的美好。
“河桥隔树啼”中,“河桥”和“隔树”构成了一种层次感和距离感,而“啼”字则传达了鸟儿清脆的鸣叫声,这些细节共同营造出一个生动的自然环境,听者仿佛能从中聆听到那遥远而又亲切的声音。
“寻声知去远”一句通过对声音的追寻,强调了距离感和分离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音容笑貌的怀念。紧接着,“顾影念飞低”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对身影的回顾和对鸟儿飞翔姿态的观察,进一步强调了那种不舍和留恋。
“别有无巢燕”一句中的“无巢燕”形象地指代了一种没有固定的栖息之所的存在,这里可能暗喻着诗人自己或被送别的人,没有稳定安宁的生活状态。而“犹窥幕上泥”则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深刻感受,通过观察燕子在墙上挖洞筑巢的行为,以此比喻人世间寻找立足之地的艰辛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远方朋友深切的情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生命和命运的某种感慨。
道人尝恨未灰心,儒士苦爱读书眼。
要须玄览照镜空,莫作白鱼钻蠹简。
阅人朦胧似有味,看字昏涩尤宜懒。
范侯年少百夫雄,言行一一无可柬。
看君眸子当瞭然,乃称胸次常坦坦。
如何有物食明月,泪睫陨珠衣袖满。
金篦刮膜会有时,汤熨取快术诚短。
君不见岳头懒瓒一生禅,鼻涕垂颐渠不管。
积雨灵香润,晚风红药翻。
盥手散经帙,烹茶洗睡昏。
野僧甚淳古,养拙贲丘园。
风怀交四境,蓬藋底百椽。
山林皋壤欤,可为知音言。
而我与人乐,因之名此轩。
孟夏妪万物,正昼晦郊原。
隔墙见牛羊,定知春笋繁。
俄顷倒干戈,水攻仰翻盆。
地中鸣鼓角,百万薄悬门。
部曲伏床下,少定未寒暄。
疾雷将雨电,破柱取蛟蚖。
我初未知尔,宴坐漱灵根。
谅知岑寂地,竟可安元元。
税舆陟高冈,却立倚天壁。
就舆乱清溪,转石飞霹雳。
十步一沮洳,五步一枳棘。
上方未言返,豁见平土宅。
田家鸡犬归,佛庙檀栾碧。
莲荡落红衣,泉泓数白石。
人如安巢鸟,稍就一枝息。
钟鱼各知时,吾亦自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