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光道归洛中》
《送张光道归洛中》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惆怅都门道,还家又布衣。

著书毛颖秃,归隐蕨芽肥。

南陌经春雨,西□□□□。

□□□□听,谁复理金徽。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送张光道归洛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光道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其归乡生活的想象和祝愿。首句“惆怅都门道”,以“惆怅”二字传达出送别的不舍与淡淡的哀愁,描绘了在都城门外的道上,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景。

“还家又布衣”进一步揭示了友人的身份转变,从官场回归平民生活,流露出对平淡生活的感慨。“著书毛颖秃”一句,通过比喻,形容友人在著述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以至于笔下的毛颖(喻笔)都变得秃了,显示出他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归隐蕨芽肥”则描绘了友人归乡后田园生活的惬意,以“蕨芽肥”象征丰饶的自然和宁静的生活。接下来两句“南陌经春雨,西□□□□”可能描绘了友人家乡春天雨后的景象,但因缺失部分字词,只能想象其意境之美。

最后,“□□□□听,谁复理金徽”暗示了友人归隐后,或许将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清静,不再有人去抚弄乐器,表达出对友人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理想生活的祝福。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入峡

天秋万象静,云横乱峰起。

已下微王山,入峡自兹始。

惊湍於此尽,安流澹如砥。

两山郁嵯峨,壁立相对峙。

上凌空崇外,下插渌净底。

层岩碧树滋,洄潭丹叶委。

舟行石罅中,江流瓮城里。

举头天若带,堕此清瀰瀰。

忽惊龛岩大,奔浪喧客耳。

鱼陀考方言,岁出鱼万尾。

水边菖蒲青,石上土花紫。

淙流来不绝,无由访源委。

俄经陈佗洞,斩绝不容趾。

土人若猿猱,跻攀因葛藟。

燃火入其中,数丈神披靡。

睹兹泉壑迥,始觉化工伟。

投身西南陬,肆意阅奇诡。

是邦不生人,境胜乃如此。

宁非造物初,意尽向山水。

神惊畏石坠,志豁欣树美。

穷探日易晚,惜去船欲舣。

徐闻涌波涛,渐见山峛崺。

奇观忽鹜过,我兴方未已。

赖此慰羁愁,无庸伤转徙。

(0)

秋晚游谦上人庵四首·其二

两岸乔松上冷烟,诛茅远在乱峰前。

居人不识新庵路,欲入山门寻细泉。

(0)

和答还卷

屈宋功成道不传,后来鸡犬各登仙。

留连光景随时俗,盗窃声名至暮年。

陷没李陵因北伐,漂流杜甫为南迁。

耒阳郴口今吾在,谁与诛茅屋数椽。

(0)

中宫致斋

重重绛阙隐琳房,落絮飞花日正长。

著作未谙青琐闼,祠官还伴紫微郎。

林藏鹎鴂随莺转,风引酴醾助酒香。

十载京城倦游客,不知身世在何乡。

(0)

题永庆览胜亭

衙城直上有烟峦,亭在悬崖绝壁间。

几个白头忘岁月,一生青眼看江山。

秋风落木楼台出,暮雨笼沙鸥鹭閒。

珍重京西绣衣使,作书题榜许追攀。

(0)

书后村诗卷

我看后村诗,未许后生到。

油然真意兴,流出好怀抱。

蜂蝶林中花,牛羊原上草。

孤村来午馌,小涧生新潦。

扶孙行更健,阻雨归不早。

买鱼船迸滩,畏虎樵争道。

客多待荷花,田少种粳稻。

木龙有造化,野鹤无烦恼。

中秋月到笛,九日鞠上帽。

东舍帘酥胸,西邻绩鬼貌。

剖开床头瓮,浇沃腹中稿。

对灯舞僛僛,抚几歌浩浩。

明朝复何事,随意足幽讨。

墙下负暄宜,腊前得白好。

金穰心愿遂,木刻足迹扫。

此乐政无价,吾诗尤是宝。

清风百世下,持以见郊岛。

持以见郊岛,岂不一绝倒。

岂不一绝倒,来迎玉山老。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