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轻露重破秋天,晓色催人柳拂鞭。
茅舍刍栩饶野意,涤场筑圃待丰年。
东邻杵相西邻杵,秋社钱增春社钱。
半载饱参忧戚梦,乍观多稼一欣然。
烟轻露重破秋天,晓色催人柳拂鞭。
茅舍刍栩饶野意,涤场筑圃待丰年。
东邻杵相西邻杵,秋社钱增春社钱。
半载饱参忧戚梦,乍观多稼一欣然。
此诗描绘了清晨出行所见之景,细腻入微,充满生活气息与农事的期待。首句“烟轻露重破秋天”,以轻柔的烟雾和凝重的露珠,勾勒出秋季早晨的独特氛围,给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感觉。接着,“晓色催人柳拂鞭”一句,通过晨光的催促,柳枝轻轻拂过马鞭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早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一天劳作的开始。
“茅舍刍栩饶野意,涤场筑圃待丰年。”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茅草屋、喂养牲畜的草地,以及正在清理的场地和准备种植的园圃,都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预示着农民们对丰收的期待。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农事活动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东邻杵相西邻杵,秋社钱增春社钱。”这里通过描述邻里间相互帮助的情景,体现了社区间的互助精神。秋社和春社是古代农村的重要节日,通过增加的钱财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社区团结的重视。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深化了主题,展现了社会生活的温暖一面。
最后,“半载饱参忧戚梦,乍观多稼一欣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一年辛勤劳动后收获的喜悦之情。在经历了半年的辛勤劳作之后,看到成熟的庄稼,心中的忧愁和疲惫仿佛都得到了释放,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喜悦和满足感。这种情感的转变,既是对农事艰辛的肯定,也是对丰收成果的庆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景象和农民对未来的憧憬,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社会和谐的颂扬,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