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西得阴早,信步为乘凉。
遂造三间屋,坐来九夏长。
堪因玩周孔,那拟傲羲皇。
乳燕新雏引,风前自颉颃。
近西得阴早,信步为乘凉。
遂造三间屋,坐来九夏长。
堪因玩周孔,那拟傲羲皇。
乳燕新雏引,风前自颉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清凉之所,寻得一静谧居所,享受夏日之凉爽。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文化的深沉感悟,以及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
首句“近西得阴早”描绘了一处位于西边,得享清晨之阴凉的所在。诗人信步而至,寻找避暑之地,体现了其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信步为乘凉”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通过散步以寻求清凉的行动。
接着,“遂造三间屋,坐来九夏长”描述了诗人找到了一处可供休憩的三间小屋,得以在此度过整个炎热的夏季。这里的“九夏”泛指整个夏季,强调了诗人在此处的长时间停留和享受。
“堪因玩周孔,那拟傲羲皇”则展现了诗人在这一静谧之所的另一层意义——通过阅读周公、孔子的著作,进行精神上的修养,而非像羲皇时代的人那样简单地傲世独立。这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深入理解,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个人精神追求的愿望。
最后,“乳燕新雏引,风前自颉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新生的小燕子在风中翱翔,自由自在。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隐喻了诗人在这一环境中找到的精神自由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英雄抱伟略,徘徊营四海。
卖畚向田家,举世谁知己。
中原正陆沈,怀才忍坐视。
杖剑诣军门,献策赤须子。
扪虱但空谈,瞻乌竟何止。
飘然西相秦,中心岂得已。
人生感意气,功名偶然耳。
千秋谅其衷,初念不及此。
云山高崔巍,中有太古琴。
歌声出金石,四顾谁知音。
奇响震天地,硠硠开我襟。
绿萝附松柏,缠绵遂至今。
杳杳潞河水,阴阴田盘岑。
音容偶不接,梦寐劳追寻。
况今远别离,山川阻且深。
宛转不能留,黯然伤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