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眉山挈眷南游二首·其一》
《送李眉山挈眷南游二首·其一》全文
清 / 戴亨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云山高崔巍,中有太古琴。

歌声出金石,四顾谁知音。

奇响震天地,硠硠开我襟。

绿萝附松柏,缠绵遂至今。

杳杳潞河水,阴阴田盘岑。

音容偶不接,梦寐劳追寻。

况今远别离,山川阻且深。

宛转不能留,黯然伤我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哀愁。诗人以“云山高崔巍”起笔,将友人的离去比作穿越崇山峻岭,象征着离别的艰难与深远。接着,“中有太古琴”一句,借古琴之音喻指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以及那难以言表的离别之痛。

“歌声出金石,四顾谁知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内心深处那份无人能懂的哀伤和思念。接下来,“奇响震天地,硠硠开我襟”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友人离去时内心的震撼与痛苦,仿佛整个天地都为之动容。

“绿萝附松柏,缠绵遂至今”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比喻友情的深厚与长久,即使在分别之后,那份情感依然紧密相连,如同绿萝依附于松柏之上,永不分离。

“杳杳潞河水,阴阴田盘岑”描绘了友人离去后的场景,用流淌的河水和幽静的山岭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音容偶不接,梦寐劳追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相见,但在梦中却不断追寻,试图捕捉到友人的音容笑貌。

最后,“况今远别离,山川阻且深”点明了当前的离别,强调了地理上的阻隔和情感上的距离,使得这份思念更加沉重。

“宛转不能留,黯然伤我心”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表达了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伤感,那种无法挽留的遗憾深深刺痛了他内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离别的哀愁,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作者介绍
戴亨

戴亨
朝代:清

戴亨,字通乾,号遂堂,汉军旗人。康熙辛丑进士,官齐河知县。有《庆芝堂诗集》。
猜你喜欢

送王知州复任

政绩喜闻居上考,宦情添得鬓毛斑。

一樽又向江头别,五马重看海外还。

瘴雾未收天欲雨,飓风初起浪如山。

休言南徼王畿远,文教于今被百蛮。

(0)

七月九日葭萌道中寄宋季子奉祠

联步常年近赤霄,千秋佳节庆今朝。

星明南极听更漏,日上东方立早朝。

华萼楼前犹梦到,葭萌道上欲魂销。

仰天自祝吾王寿,回首中原怅望遥。

(0)

状元黄分韵得载字

曲江探花宴,春事今安在。

粲粲霜下杰,正色独不改。

郗林有丹桂,擅色已千载。

晚节孰与伦,汝价当十倍。

(0)

滇阳二月罂粟花盛开花皆千叶红者紫者白者微红者半红者傅粉而红者白肤而绛唇者丹衣而素纯者殷如染茜者一种而具数色绝类丽春谱之所云余念昔居吾乡有亭芙蓉浦上亭外罂粟三亩许花惟单叶红白二色而已后忝亲王礼官从驾自京师之国大梁此花无异吾乡兹焉流落万里人事不及而植物遇之不胜感时恋旧之私赋诗二首·其一

二月昆明花满川,丽春别种最芳妍。

青黄未着罂中粟,红白都开地上莲。

逐客形容嗟老矣,美人颜色笑嫣然。

马头初见情多感,吟得诗成莫浪传。

(0)

临清道隐为豫府饶纪善作

秋水一波清且深,隐居谁识道人心。

流行不息终归海,开辟俱生直到今。

川上曾闻尼父叹,源头重感晦翁吟。

何时一笑空明里,同照扁舟雪满簪。

(0)

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其五洪希羽教谕

委羽仙人老见招,中都庠序近云霄。

圣神有赫瞻龙衮,俊选同趋飒佩瑶。

苜蓿盘空朝日上,扊扅歌罢晚香飘。

客中那得重相见,千里空令怅望遥。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