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抱伟略,徘徊营四海。
卖畚向田家,举世谁知己。
中原正陆沈,怀才忍坐视。
杖剑诣军门,献策赤须子。
扪虱但空谈,瞻乌竟何止。
飘然西相秦,中心岂得已。
人生感意气,功名偶然耳。
千秋谅其衷,初念不及此。
英雄抱伟略,徘徊营四海。
卖畚向田家,举世谁知己。
中原正陆沈,怀才忍坐视。
杖剑诣军门,献策赤须子。
扪虱但空谈,瞻乌竟何止。
飘然西相秦,中心岂得已。
人生感意气,功名偶然耳。
千秋谅其衷,初念不及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雄人物,他胸怀大志,周游四方寻求施展抱负的机会。然而,在这广大的世界中,他却难以找到真正理解并赏识他才华的人。尽管中原大地陷入混乱,他内心充满忧虑,却只能默默忍受,无法直接参与其中。
这位英雄最终决定前往秦国,他的内心深处或许有着不可言说的冲动与决心。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往往被情感和意气所驱动,而功名利禄不过是偶然的结果。历史的长河中,这位英雄的故事或许会被后人铭记,但他最初的念头可能并未预料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被历史记载。
整首诗通过对比英雄的壮志与现实的落差,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英雄主义的深刻思考和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之情。诗中蕴含着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时代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表达。
屋上有丛菊,结根深瓦缝。
既无地势美,又乏土力拥。
乃因涂明生,不由人所种。
亦能应节开,焉取入公用。
公来步广庭,闻雁目始纵。
忽见粲然英,降植合常从。
宾僚席其傍,咏玩意已重。
物莫厌僻远,会遇良可颂。
许都二月杏初盛,公府后园梅亦芳。
因思江南花最早,开时不避雪与霜。
主人惜春春未晚,遂命官属携壶觞。
酒行守吏摘花至,素艳紫萼繁于装。
夭桃秾李不可比,又况无此清淡香。
岂辞尽醉对颜色,频嗅竞黏须蕊黄。
何时结子助调鼎,我心旧职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