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须携酒看黄花,凄凉胜游稀。
但苏翁圃外,藏鸦细柳,相对依依。
回忆西湖旧梦,秋水浸渔矶。
今日登临地,风景都非。
自折茱萸簪帽,叹沈腰瘦减,泪满莱衣。
况天涯兄弟,不似雁同飞。
误江楼玉人凝伫,盼归舟、我尚未能归。
休怅望,有栏干处,总是斜晖。
更不须携酒看黄花,凄凉胜游稀。
但苏翁圃外,藏鸦细柳,相对依依。
回忆西湖旧梦,秋水浸渔矶。
今日登临地,风景都非。
自折茱萸簪帽,叹沈腰瘦减,泪满莱衣。
况天涯兄弟,不似雁同飞。
误江楼玉人凝伫,盼归舟、我尚未能归。
休怅望,有栏干处,总是斜晖。
这首《八声甘州》是清代词人项鸿祚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秋日登高时的感慨与思绪。
词中以“更不须携酒看黄花”开篇,点明了秋天的景致,却以“凄凉胜游稀”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如今孤独的对比。接着,“但苏翁圃外,藏鸦细柳,相对依依”,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苏翁与细柳的相对,仿佛是词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回忆西湖旧梦,秋水浸渔矶”两句,将思绪拉回往昔的西湖美景,秋水与渔矶的映衬,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今日登临地,风景都非”则直接点明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今日所见之景已非昔日可比。
“自折茱萸簪帽,叹沈腰瘦减,泪满莱衣”三句,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个人情感,茱萸的折取与佩戴,象征着对传统节日的怀念,而“沈腰瘦减”和“泪满莱衣”则是对自身境遇的哀叹,以及对家庭亲情的深深眷恋。
最后,“况天涯兄弟,不似雁同飞。误江楼玉人凝伫,盼归舟、我尚未能归”四句,表达了词人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以及对未能及时归家的遗憾。同时,江楼上的玉人凝望归舟,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休怅望,有栏干处,总是斜晖”作为结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安慰,即使身处孤独与忧伤之中,仍有希望与温暖的存在。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在秋日登高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憧憬。
信孚外夷,忠孚元后,济艰肩钜,与太傅同此壮猷,方期岁星久驻尘凡,为闾阎造福,为朝陛分忧,五百年名世挺生,重秉钧衡光庭训;
国有记史,家有传书,盛德丰功,非下愚所克殚述,但念小草夙承煦育,侍教未能终,感恩未能报,三千里讣音忽至,空挥涕泪望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