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声甘州二首·其一》
《八声甘州二首·其一》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八声甘州

更不须携酒看黄花,凄凉胜游稀。

但苏翁圃外,藏鸦细柳,相对依依。

回忆西湖旧梦,秋水浸渔矶。

今日登临地,风景都非。

自折茱萸簪帽,叹沈腰瘦减,泪满莱衣。

况天涯兄弟,不似雁同飞。

误江楼玉人凝伫,盼归舟、我尚未能归。

休怅望,有栏干处,总是斜晖。

(0)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是清代词人项鸿祚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秋日登高时的感慨与思绪。

词中以“更不须携酒看黄花”开篇,点明了秋天的景致,却以“凄凉胜游稀”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如今孤独的对比。接着,“但苏翁圃外,藏鸦细柳,相对依依”,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苏翁与细柳的相对,仿佛是词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回忆西湖旧梦,秋水浸渔矶”两句,将思绪拉回往昔的西湖美景,秋水与渔矶的映衬,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今日登临地,风景都非”则直接点明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今日所见之景已非昔日可比。

“自折茱萸簪帽,叹沈腰瘦减,泪满莱衣”三句,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个人情感,茱萸的折取与佩戴,象征着对传统节日的怀念,而“沈腰瘦减”和“泪满莱衣”则是对自身境遇的哀叹,以及对家庭亲情的深深眷恋。

最后,“况天涯兄弟,不似雁同飞。误江楼玉人凝伫,盼归舟、我尚未能归”四句,表达了词人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以及对未能及时归家的遗憾。同时,江楼上的玉人凝望归舟,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休怅望,有栏干处,总是斜晖”作为结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安慰,即使身处孤独与忧伤之中,仍有希望与温暖的存在。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在秋日登高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憧憬。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挽曾孟璞表兄

一乡称钜室,身后竟清贫,如君子孝孙贤,但留忠厚诗书,乱世种瓜亦何恨;

旧业守名园,卜居曾托足,昔我喧宾夺主,感到山邱华屋,令人看竹欲无言。

(0)

贺张百熙60寿联

佛诞近悬弧,应运合跻无量寿;

圣恩资作楫,济时端仗出群才。

(0)

赠花君妹花相

花开堪折直须折;相见时难别亦难。

(0)

挽曾纪泽联

信孚外夷,忠孚元后,济艰肩钜,与太傅同此壮猷,方期岁星久驻尘凡,为闾阎造福,为朝陛分忧,五百年名世挺生,重秉钧衡光庭训;

国有记史,家有传书,盛德丰功,非下愚所克殚述,但念小草夙承煦育,侍教未能终,感恩未能报,三千里讣音忽至,空挥涕泪望京华。

(0)

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

里党称觞,诗歌寿母;孙曾舞彩,颂献神仙。

(0)

挽何谨顺联

读书成进士,作宦现宰官,十九年才转寸阶,刚佐鸳江旋撒手;

救药愧良医,咏花思老友,七八月甫经分袂,竟归鹫岭倍伤心。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